缩略图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

作者

王彦雄

云南省曲靖市建宁商品混凝土公司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

引言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正面临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任务。在传统施工模式下,施工过程往往存在大量材料浪费、高能耗设备使用频繁以及施工扬尘、噪声和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严重制约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为破解这些发展瓶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绿色施工不仅仅是一种施工手段的转变,更是一种涵盖设计、建设、运营到拆除全过程的系统性理念,其核心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降低施工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提升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本文围绕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从经济性与环境效益两个维度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揭示绿色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所产生的价值,为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与发展背景

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实现节能降耗、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施工方式。这一理念源于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以及行业对绿色发展的不断重视,绿色施工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从发展背景来看,国家陆续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施工导则》《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等政策文件,对绿色施工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与要求。在技术方面,绿色施工涵盖了绿色材料使用、节能设备配置、施工现场环境控制、建筑废弃物管理、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与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绿色施工技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推广绿色机具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施工过程的绿色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经济性分析

从经济性角度看,绿色施工技术在初始阶段可能会因技术投入、设备采购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导致成本上升,但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首先,绿色施工通过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浪费,能够有效降低材料成本。例如,通过预制装配式构件替代传统现浇工艺,不仅减少了施工时间,也降低了混凝土和模板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材料采购费用。其次,节能型施工设备的使用,如高效节能塔吊、电动搅拌机等,减少了能耗支出,长期运转所节省的能源费用显著高于初期的购置成本。此外,绿色施工技术通过科学施工组织与流程优化,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工期控制能力,间接节约了人力资源与管理费用。再者,绿色施工强调施工现场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减少了返工率和质量问题,降低了工程后期维护与修复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普及,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的项目更容易获得政策扶持、绿色信贷支持与市场认可,带来更多潜在的经济收益。因此,从整体上看,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备良好的经济回报,是实现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与利润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环境效益表现

绿色施工技术在环境效益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是其受到广泛关注与推广的核心原因之一。首先,绿色施工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理念,推广再生材料使用,如再生骨料混凝土、再利用钢材、低碳环保砖等,减少了对天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缓解了资源紧张状况。其次,绿色施工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声、废水和废弃物控制,通过配置喷淋系统、封闭运输车辆、降噪屏障和污水处理装置等手段,大幅度降低了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再次,绿色施工倡导绿色运输与能源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电动车辆替代燃油机械,设置太阳能照明装置,实施能耗实时监测与管理,有效降低碳排放与能源浪费。此外,通过优化施工场地布局,保护原有植被,避免水土流失,也体现了绿色施工在生态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环境效益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改善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也为建筑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表明,绿色施工技术在环境治理成本控制、环境风险预防和生态价值提升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实现“绿色建筑、绿色生活、绿色中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支撑。

四、绿色施工技术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尽管绿色施工技术在经济与环境效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现实障碍,亟需加以破解。一方面,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对绿色施工的充分认知,仍以传统施工方式为主,对绿色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绿色施工初期投资较大,短期内难以看到直接收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采纳意愿。此外,绿色施工技术体系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地区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导致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再加上施工人员绿色意识淡薄,专业培训不足,也制约了技术的深入推广。为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应加强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完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体系,制定激励机制,如税收优惠、绿色信贷、评优加分等,调动企业积极性。其次,应加快绿色施工技术研发与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评价体系,提高技术操作的规范性与可复制性。第三,政府与行业协会应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施工培训与宣传,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绿色意识,推动理念落地。最后,应加强绿色施工案例的总结推广,发挥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动全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五、结论

绿色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具备显著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已成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通过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内涵、经济价值和环境效应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其在节约资源、控制成本、保护环境和提升效率方面的综合优势,证明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现实意义。尽管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技术体系的完善和行业意识的提升,绿色施工技术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建筑行业应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加快技术创新与机制建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多重统一,全面推动建筑工程向绿色、智能、可持续方向迈进,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利彬 . 绿色施工理念下的住宅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 [J].居舍 ,2024,(36):135-138.

[2] 李小林 . 绿色施工技术理念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 [J]. 石河子科技 ,2024,(04):37-38.

[3] 王枫 .QD 地铁 6 号线装配式车站绿色施工成熟度评价研究 [D]. 青岛理工大学 ,2024.DOI:10.27263/d.cnki.gqudc.2024.000825.

[4] 温小伟 .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标方法研究 [D]. 长安大学 ,2024.DOI:10.26976/d.cnki.gchau.2024.0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