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如何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作者

朱知羽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曲靖市

引言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在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必须用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如何用好监督执纪问责这一利器,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课题。本文拟从监督执纪问责的理论基础、制度建设、实践路径、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等角度,系统探究其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一、监督执纪问责的理论基础与制度逻辑

监督执纪问责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制度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强调,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党内监督,注重通过纪律约束和制度建设确保党的团结统一。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监督执纪问责制度的本质是通过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纪律约束和责任追究,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管党治党的“戒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它以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为制度支撑,以纪检监察机关为专责力量,形成了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追责问责为主线的监督执纪问责体系。理论上,监督执纪问责的核心在于维护党的纪律权威,保障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二、监督执纪问责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监督执纪问责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是纠正“四风”问题的有力武器。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整治,坚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提供坚强保障。其次,监督执纪问责是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抓手。通过严肃责任追究,倒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再次,监督执纪问责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严格执纪执法,把“关键少数”管住管好,以上率下带动党风政风根本好转。监督执纪问责还能够强化制度刚性,推动制度执行不留死角,确保各项作风建设要求落地见效。在监督执纪问责的推动下,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形成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和文化自觉。

三、监督执纪问责的制度建设与创新举措

推进监督执纪问责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党不断健全完善监督执纪问责制度体系。首先,构建权责明晰、全覆盖的党内监督网络。以党章为根本,制定和修订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形成有机衔接、系统完备的党内监督法规体系。其次,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与巡视巡察、派驻监督、纪检监察一体推进的协同联动。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点人群的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第三,推进监督执纪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提高监督精准性和效能。第四,完善责任追究和容错纠错机制,既要严肃问责失职渎职行为,又要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监督执纪问责从“事后追责”向“全程监督”“过程管理”转变,实现对作风问题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形成监督执纪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四、监督执纪问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尽管监督执纪问责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先,部分党组织对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上紧下松”“宽松软”现象,责任落实不到位。其次,监督执纪问责存在“一刀切”“简单化”等问题,对不同情形未能科学区分,导致问责方式单一、效果有限。第三,部分纪检干部能力素质与监督执纪要求不适应,存在本领恐慌和履职不力问题,影响监督执纪效果。第四,监督执纪问责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数据共享、智能分析、动态预警等手段应用不足,难以精准发现和防控作风隐患。此外,问责与容错机制衔接不够,容易导致“问

责泛化”,挫伤干部积极性。

五、提升监督执纪问责推进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中的作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持续完善党内监督执纪问责法规体系,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制度执行自觉。第二,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专责监督、部门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第三,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派驻监督、日常谈话、信访举报、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质效。第四,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作风建设,提升干部专业能力和履职水平。

结论

监督执纪问责是新时代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抓手和有力武器。通过不断健全法规制度、创新监督方式、严格责任追究,监督执纪问责在纠正“四风”、压实责任、优化政治生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监督执纪问责仍面临新形势下的诸多挑战,需要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完善科学精准、务实管用的监督执纪体系。未来,只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切实增强制度刚性和监督实效,才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莉. 用好监督执纪问责有力抓手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J].党建 , 2022(17): 58-61.

[2] 刘立新.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监督执纪问责机制创新研究[J]. 中国纪检监察 , 2023(03): 85-88.

[3] 陈瑞华. 深化监督执纪问责 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J]. 纪检监察研究 , 2022(09): 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