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杨莎莎

苍南县灵溪镇第三中学 浙江温州 325800

一、项目式学习及“活动·探究单元概述

1.1“活动·探究”单元的设计意图

在八、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总计设置了四个“活动·探究”单元,新内容的设置衔接了新课标对高中生的群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重视开发学生的“探究”型学习思路与整合思路,因此将为教师转变学生原有学习思路,并进一步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乃至为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路提供有力的条件。

1.2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界普遍认为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理念更为新颖。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项目的研究应重点围绕项目的内容设置、活动开展、情景模拟、项目反馈等四个环节展开,巧妙结合实践与理论,基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构建一套信息教育模型,具体步骤大致可以分为:

探索可用的教学资源、规划项目式学习的总体目标、基于总体目标和教学资源设定教学情境;

项目设计,挑选项目式学习的主题;

自主习作,信息分类、整体性反馈与评价;

综合性信息分析、创造、讨论与思考;

制作、完善、讨论交流、再评价、总结反思。

总体而言,项目式教学将会帮助老师起到有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创造的作用,从而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但同样也正因如此,需要语文教师审慎分析新内容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安排,围绕各个子项目基于新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营造沉浸式教学的氛围,最终才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

二、 项目式学习在“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的实施方法

2.1 依托单元,开发学习项目

“活动·探究”单元是“目标、情境、活动”的统一体,包含了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要点,内容更加丰富、多元,读写的分量并没有降低,而是融合到整个单元的活动设计之中。在活动的统领之下,各个环节互相渗透、融合,联系更为紧密。开展本单元教学需考虑以下四点:1. 以教材单元为基础;2. 以活动任务为载体;3. 以整散结合为原则;4. 以单元设计为落点。

这三个任务形成连贯性大任务。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全程参与、全环节经历,包括阅读剧本、选择剧本、改编剧本、分工合作、排练演出、评议写作等。笔者还紧扣单元任务目标,准确把握戏剧的要素和特点来开展活动。“任务一”是整个单元活动的起点,是开展后续活动的基础,是从文本学习进入戏剧课程开发的联结点;“任务二”重在通过实践活动,进入戏剧的情境,体验、感知戏剧的特点,把握剧本要义,这既是对“任务一”的巩固、深化和拓展,也是“任务三”开展的前提;“任务三”,除了演出展示,还要评议和写作,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这需要调动更高层级的思维。据此,本单元教学目标可确立如下:

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如冲突、台词、舞台说明等;

通过梳理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把我戏剧主题能够自主地将所学运用到剧本欣赏及表演中;

从对剧本的理解和体会中,获得人生的感想和启示,并能发表评论。

2.2 案例呈现

戏剧单元教学设计(项目任务驱动下的活动·探究)(5 课时)

任务一:阅读和思考(活动略)

阅读剧本,了解基本特点,建构剧本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剧本在舞台上呈现。

教读《屈原》、《天下第一楼》,用思维导图梳理戏剧情节和冲突;读出台词韵味,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背景,深入理解剧本主旨。引导学生建构剧本阅读策略。

学生运用剧本阅读策略自读《枣儿》;引导学生品读台词意蕴,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剧本主旨;由剧本阅读走向舞台表演,初步尝试表演、展示表演。

过渡任务:戏剧课程拓展

学生运用所学戏剧知识,尝试选择一篇学过的文学作品,将其改编为独幕剧或者简单的多幕剧;或选择一篇已学小说的结尾进行续写,再以这个续写为蓝本,改编成一个短剧本。

任务二:准备与排练

观看话剧表演视频,阅读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好剧本理解和表演策略等准备,帮助学生由剧本阅读过渡到舞台表演;学生选定剧本,分工合作,反复排练,用文字和图表记录思考与排练的过程。

【活动一】改编与讨论

任务一:观看话剧《骆驼祥子》片段,了解剧本特点。说一说,一场好的课本剧,有哪些基本要素。

师生讨论后明确:精彩的故事情节、精湛的表演、细致传神的细节处理……

任务二:我是小编剧任务三:演出和评议组织学生表演并予以评议【活动二】表演与评议表演活动设计:

年级举办“校园红鹰奖”表演大赛,作为参赛选手,与小组成员选择一个改编好的剧本,认真研读剧本,理解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矛盾冲突和主题,与小组成员相互分工配合,进行话剧演出,角逐“校园红鹰金奖”。

附:“校园红鹰奖”表演评价量规

此案例的活动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除需要讲好台词的重要性外,还要特别注重结合剧本的背景、情节和角色的生活体验拿捏好语气、语调和语速等。

2.3 分阶段完成任务,取得项目学习成果

首先在项目的启动阶段,需要由教师对本次的项目任务背景、目标、学习内容及其任务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按照班级的人数划分项目学习小组,促进小组间彼此熟悉,形成课堂初步的小组协作学习和实践的课堂文化。一步步帮助学生了解项目式学习的任务、内容,划分好小组间以及小组内部每个学生的分工任务等。

其次在项目的时间阶段,该阶段分为阅读文本、实施活动、总结活动等三个环节。在第一个环节,学生就本单元内部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归纳文本的各个要点,形成大体的文本知识框架。选取需要精读的片段并勾选出其中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第二个环节,各个小组就文本的内容制定活动的方案、设计活动的内容和相应的活动计划。之后整理活动的材料整理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在写作的环节,各项目小组可以基于活动的内容各仿写或创作一段内容,然后在组内依照老师提供的评价量表进行互评、完善,最终选择最优秀的作品。第三个环节,整理活动的素材,就小组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最后在项目的展示阶段,各个小组将项目式学习的最终学习成果制作成可以用来展示的材料,并举办展览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再设置各种奖项为优秀的作品颁奖。

以上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对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慢慢推进。在展开的过程中,基于清晰的任务路径和量化评估表,慢慢引导学生向前推向,最终取得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 侯志中 , 欧琴 . 项目式学习: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探讨 [J].中小学班主任 ,2022(02):38-39+56.

[2] 任 丽 萍 . 初 中 语 文 学 科 项 目 式 学 习 的 探 究 与 实 践 [J]. 考 试 周刊 ,2021(74):16-18.

[3] 童建平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J]. 课外语文 ,2021(19):43-44.

[5] 袁芳 .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对策 [J]. 天津教育 ,2021(1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