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下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模式创新研究
董雨杭
沈阳城市学院
一、引言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引。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万亿美元,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需求迫切。环保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肩负着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使命。创新创业是环保产业保持活力、实现突破的关键要素。然而,传统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积极探索契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创新创业模式,对于推动环保产业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美丽中国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绿色发展理念下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环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从市场规模数据来看,2023 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已突破 2.8 万亿元,较2020 年增长超 30% 。政策层面,国家不断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如《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场层面,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升以及环境治理需求的不断增加,环保市场需求持续释放,涵盖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等多个领域。同时,部分环保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应用,在新能源利用、环境监测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例如部分企业研发的智能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实现对污染物的实时精准监测。
但环保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以高端环境监测仪器为例,我国 70% 以上的高端设备依赖进口。研发投入不足,据统计,我国环保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平均仅为 2.3% ,远低于发达国家 5%-8% 的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 30% ,导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转化效率较低。
商业模式上,传统单一问题突出,多数企业依赖工程建设、设备销售等模式,盈利模式单一。环境服务市场化运营模式不成熟,以环境第三方治理为例,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定价机制和信用体系,目前仅 35% 的污染治理项目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
人才方面,存在短缺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既懂环保技术又具备市场运营能力的人才缺口达数十万人。高端技术和创新管理人才匮乏,在环保新材料研发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8% 。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高校环保专业课程设置滞后,实践教学占比不足 30% 。
资金层面,投入与融资困难显著。环保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例如一个中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超亿元,投资回收期长达8 - 10 年。传统金融支持有限,银行对环保企业的贷款审批通过率仅为 45%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仅有不到 20% 的环保中小企业能够获得风险投资。
三、绿色发展理念下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模式创新路径
技术创新是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关键技术开展联合研发。例如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企业可与高校合作研发新型高效的脱硫脱硝技术,促进成果快速转化。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环保产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开发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网络和 AI 算法,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与预警;构建数字化环保管理平台,整合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评估等功能,创新技术应用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是提升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发展环境服务定制化模式,从单一设备销售和工程建设向全链条服务拓展,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如为工业园区定制包含污水处理、废气治理、固废处理的一体化环保服务方案。探索绿色金融与环保产业融合模式,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产业基金等,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人才是环保产业创新创业的根本。高校需根据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增加环保与新兴技术交叉学科课程,如环境大数据分析、环保人工智能应用等。加强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开设创业管理、环保项目策划等课程,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确保实践教学占比不低于 50% 。企业应建立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薪酬福利体系,设置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搭建职业发展通道,为人才提供晋升机会;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或商业模式创新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高额奖励,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四、绿色发展理念下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是创新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环保产业政策法规,加快制定《环保产业创新发展促进法》等专项法律,明确产业创新方向与支持措施。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制定针对性税收优惠政策,对环保技术研发企业实行 15% 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新技术研发和项目孵化,每年投入不低于 50 亿元资金用于环保技术创新项目。加强政策执行与监督,建立环保政策落实评估机制,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强化市场环境建设有助于营造良好创新氛围。需规范环保市场秩序,加强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环保市场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健全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制定智能环保设备、环境服务质量等领域的国家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培育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如环保技术评估中心、环境咨询公司等,为企业提供技术评价、项目策划等专业服务。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够拓宽创新视野。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环保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环保领域的话语权。学习借鉴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模式,引进国外先进的垃圾热解气化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等。加强与国际组织、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研发和项目合作,例如与欧盟企业联合开展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发。推动我国环保产业 “走出去”,支持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环保项目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
五、结论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环保产业创新创业模式创新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技术创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与激励模式创新等路径,并辅以完善的政策支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能够有效推动环保产业创新创业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未来,还需持续关注环保产业发展动态,不断探索和完善创新创业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宏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J]. 环境保护,2023, 51 (18): 14-19.
[2] 宋国君,张莹。绿色发展背景下环保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 32 (11): 111-120.
[3] 马骏,施懿宸。绿色金融与环保产业发展 [J]. 金融论坛,2023, 28 (9):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