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作者

陈杰

廉江市良垌中学,524431

摘要: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核心环节,当前教学中存在学生记忆被动、辨析能力薄弱、应用场景缺失等问题。本文以新课标对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要求为依据,聚焦词汇记忆、辨析、应用、巩固四大关键环节,提出阶梯式闯关、情境式解谜、协作式竞技、个性化反馈四类游戏化教学策略。通过明确教师主导角色,将抽象词汇转化为具象化游戏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机,最终实现词汇记忆效率提升、辨析能力强化、应用水平提高的教学目标,为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需掌握 1600-1800 个核心词汇,并能在听、说、读、写语境中灵活运用。然而,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仍采用“领读-听写-背诵”的传统模式,将词汇视为孤立的语言符号进行灌输。这种教学方式既忽视了初中生具象思维占优、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认知特点,也导致学生陷入“记不住、辨不清、用不了”的困境,学习兴趣逐渐衰减。游戏化教学以其趣味性、互动性、挑战性特征,能够将词汇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的任务,契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本文立足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具体场景,探索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路径与实际效果,旨在解决词汇教学的现实痛点,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三大突出问题:其一,教学方法固化,教师多以教材为中心,逐词讲解词性、词义,缺乏与生活场景的关联,导致学生机械记忆,遗忘率高达 60% 以上;其二,辨析训练缺失,对于“look/watch/see”、“borrow/lend/keep”等易混淆词汇,教师多以列表对比为主,学生难以在语境中准确区分;其三,应用场景单一,词汇练习多局限于课本例句仿写,学生无法将词汇融入真实对话或写作中,形成“哑巴词汇”。

游戏化教学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其核心意义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激发学习动机,游戏中的闯关、竞技、奖励机制能够满足初中生的成就需求,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二是契合认知规律,通过具象化的游戏任务(如图文匹配、情境解谜),将抽象词汇与具体场景关联,符合初中生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发展路径;三是落实核心素养,游戏化教学注重词汇在语境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契合新课标“以语言实践为核心”的要求。

二、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阶梯式闯关游戏,深化词汇记忆层次

教师应依据词汇难度梯度,设计“基础-提升-拓展”三级闯关游戏,将词汇记忆拆解为具象化任务。以职业类词汇教学为例,教师可搭建“音标破译关-拼写竞速关-词义联想关”的闯关体系:第一关“音标破译”中,教师播放“doctor, actor, reporter”等词汇的音标录音,学生需在答题卡上拼写出对应单词,正确拼写 3 个及以上即可通关;第二关“拼写竞速”中,屏幕随机闪现职业场景图(如医生治病、记者采访),学生需在 10 秒内写出对应的英文词汇,完成 80% 正确率可进入下一关;第三关“词义联想”中,教师给出词汇“policeman”,学生需在 1 分钟内说出相关词汇(如“police station, uniform, help”),联想数量达 5 个以上即可获得“词汇小达人”勋章。这种阶梯式设计既降低了记忆难度,又通过层层递进的挑战强化学生对词汇音、形、义的多维记忆。

(二)开发情境式解谜游戏,强化词汇辨析能力

针对易混淆词汇教学,教师需结合单元主题开发情境式解谜游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词汇差异。以形容词比较级词汇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词汇侦探解谜”游戏:首先,创设“班级人物档案整理”情境,给出 10 组包含易混淆词汇的句子(如“He is taller than me”与“He is more tall than me”、“She is the most smart in our class”与“She is the smartest in our class”);其次,将学生分为“侦探小组”,每组发放“解谜手册”,手册中包含比较级规则提示(如单音节词加“er”、“est”,多音节词加“more”、“most”);最后,小组需在 20 分钟内找出错误句子并修正,修正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可获得“最佳词汇侦探”称号。通过情境解谜,学生能够主动梳理比较级词汇的用法差异,而非被动接受教师讲解。

(三)构建协作式竞技游戏,提升词汇应用水平

为解决词汇应用能力薄弱的问题,教师要构建“小组协作 + 竞技对抗”的游戏模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运用词汇。以问路类词汇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城市导航竞技赛”:首先,将班级分为 6 组,每组发放“城市地图”(标注“restroom, bank, bookstore”等词汇对应的地点)和“任务卡”(如“请用‘Could you tell me...’句型向其他组询问书店位置,并记录路线”);其次,游戏分为“导航提问”、“路线记录”、“场景复述”三个环节,各组轮流扮演“问路者”和“指路者”,需使用单元核心词汇(如“turn left, go straight, across from”)完成对话;最后,教师根据对话流畅度、词汇使用率、路线准确性评分,得分最高的小组获得“最佳导航团队”奖励。这种协作式竞技游戏为词汇应用提供了真实场景,学生在互动中不仅掌握了词汇用法,还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

(四)创设个性化反馈游戏,巩固词汇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词汇掌握差异,教师应创设个性化反馈游戏,实现“精准巩固”。教师可借助“词汇错题数据库”(收录学生日常听写、作业中的错误词汇),设计“个人词汇闯关赛”:首先,根据数据库为每位学生生成专属“闯关题库”,如针对常错词汇“weather”(易误写为“weater”)的“拼写纠错关”、针对“too/to/two”的“词义匹配关”;其次,学生通过课堂平板参与闯关,每正确完成 1 题获得 1 积分,积分可兑换“词汇免听写一次”、“优先选择游戏角色”等奖励;最后,教师根据学生闯关数据调整教学,如针对多数学生易错的“across/through”,补充“隧道穿行(through)”与“过马路(across)”的对比游戏。这种个性化反馈游戏既避免了“一刀切”的巩固模式,又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弥补薄弱环节。

四、结语

游戏化教学并非简单的“教学娱乐化”,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词汇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阶梯式闯关、情境式解谜、协作式竞技、个性化反馈四类游戏,能够将抽象的词汇学习转化为具象化、互动性、挑战性的任务,有效解决“记不住、辨不清、用不了”的教学痛点。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词汇记忆效率与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契合新课标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未来,教师可进一步结合信息技术优化游戏设计,让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更大价值,助力学生实现语言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昌莲.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5, 11 (16): 96-99.

[2]章波勇. 基于关键问题的初中英语单元词汇复现教学策略 [J]. 教学与管理, 2025, (19): 51-55.

[3]王珍珍. 以“戏”激学 以“戏”促学——探析初中英语游戏化教学 [J]. 华夏教师, 2023, (36):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