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作者

高宁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摘要:本文聚焦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实训基地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建设需求;探讨实训基地规划设计与资源配置优化策略;构建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与保障机制。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产教融合理念,注重仿真性与实用性结合,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本文旨在为提升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药物制剂;实训基地

一、实训基地现状分析,建设需求调研

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重要场所,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发现,多数院校实训基地存在诸多问题:场地空间规划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完善,实训项目与岗位需求脱节,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部分院校实训室的布局缺乏系统性,设备陈旧且维护不及时,实训项目设计未充分考虑药品生产全流程,导致学生无法系统掌握药物制剂工艺技能。此外,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衔接不紧密,学生实践机会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

药物制剂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加速,智能制造、连续化生产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企业期望毕业生具备GMP规范意识、制剂工艺操作能力、设备维护保养技能以及质量控制能力。学生反馈期望增加实训时间,拓展实训项目,提升实训设备先进性。教师建议加强实训基地信息化建设,推动虚拟仿真与实体实训结合,构建多层次实训体系。

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需求主要集中于:构建符合药品生产全流程实训环境,学校应该更新实训设备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线,拓展实训项目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还应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室利用效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通过深入调研,明确建设方向与重点为后续的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训基地规划设计,资源配置优化

在空间规划方面建议采用功能分区模式,设立前处理区、制剂生产区、包装区、质量检测区、仓储区等,各区域之间流线清晰,互不干扰,符合实际生产要求。每个功能区配备相应设备与工具,营造真实工作环境,使学生浸入式学习。建筑结构应符合GMP要求,满足药品生产洁净度标准为学生提供接近企业环境实训场所。功能布局应考虑未来扩展性,预留创新实训空间,同时考虑信息化建设需求为智能制造模块预留接口与区域。实训基地规划应融入药品生产全周期理念,从原材料检验、中间体检测到产品质量评价全覆盖并对接企业真实生产环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药物制剂核心工艺技能。实训室内部工作台布局应遵循人体工程学原理,确保操作便捷性与安全性,通风、照明、温湿度控制等环境因素也应符合药品生产相关标准,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设备资源配置优化应坚持够用适度、重点突出原则,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关系,基础设备保证全覆盖,核心设备追求高水平。固体制剂实训室配备混合机、制粒机、压片机、包衣机等设施;液体制剂实训室引入配液罐、灌装机、灭菌设备等;创新制剂实训室布置微球制备、缓控释制剂等新型装置;智能制药实训室增设自动化生产线与监控系统。配套建设分析检测中心,包含理化分析区、微生物检测区、稳定性研究区,确保学生能完成从原料检验到成品放行全流程操作。软件资源建设不容忽视,需开发涵盖工艺参数、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实训指导资料,建立药物制剂虚拟仿真平台,实现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实训资源布局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基础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层次设置,形成递进式培养体系。同时整合校外资源,与制药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引入真实生产项目,拓展实践教学空间。资源调配应注重产教融合,将企业实际生产案例、工艺参数、质量标准融入实训内容,提高实训项目针对性与实效性。实训设备选型应兼顾主流技术与前沿技术,既反映当前行业应用广泛工艺设备,又适当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培养学生技术前瞻性与创新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保障机制构建

实训基地有效运行离不开科学管理制度与完善保障机制,应构建全方位多层次运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架构,成立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明确职责分工,实行专人负责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管理模式。制定实训基地使用管理办法、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实训教学全过程。推行预约管理机制,优化实训资源分配,提高使用效率。构建设备档案管理系统,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训过程管理应采取项目化运行模式,将实训任务分解为若干子项目,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获取相应技能。建立实训考核评价体系,从知识掌握、操作规范、产品质量等多维度评价学生实训效果。制定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育人功能。同时构建实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编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确保实训教学安全有序开展。加强实训耗材管理,建立申领制度,实行台账管理,确保物资供应充足。

师资队伍建设与经费保障是实训基地长效运行核心支撑。学校应该实行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提升专业技能;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实训教学;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更新知识结构。组建专业实训指导团队,优化人员配置,确保实训教学顺利开展。探索建立实训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将实训教学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积极性。在经费保障方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学校固定预算与项目专项资金相结合,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吸引企业投资共建。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专款专用,重点保障设备更新维护与耗材供应。探索实训基地社会服务功能,承接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一定程度的自我造血。

结论: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现状分析出发,明确建设需求;科学规划设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运行管理,构建保障机制。本文发现实训基地建设应坚持产教融合理念,注重仿真性与实用性结合,布局应遵循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突出综合性与先进性。管理制度需完善,保障机制要健全。未来实训基地建设应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虚拟仿真与实体实训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共建共享平台为培养高素质药物制剂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峰,王浩,陈秀瑷. 高职药物制剂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16,18(6):82-84,91.

[2] 龚伟,蔡兴东,朱小龙. 高职药物制剂专业实训基地6S管理实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196-198.

[3] 辛俊勃. O2O实践教学模式下药物制剂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1):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