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健康档案在传染病防控中的管理与应用优化
李云英
兴隆县卫生健康局 067399
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健康档案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信息工具,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整合和分析个人健康信息,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防控措施,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效率和效果。然而,目前电子健康档案在传染病防控中的管理与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一、电子健康档案概述
(一)概念与特点
电子健康档案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个人健康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管理和应用的系统。它涵盖了个人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体检报告、诊疗记录、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健康监测数据等。这些信息以结构化、标准化的形式被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面、动态的个人健康资料库。电子健康档案具有全面性、实时性和可共享性等特点。全面性体现在它几乎囊括了患者从出生到当前所有与健康相关的数据;实时性则是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即时更新,当患者在任何一家接入该系统的医疗机构就诊时,新的医疗信息会迅速添加到其电子健康档案中;可共享性使得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可以通过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共享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为跨机构、跨地区的医疗服务协同奠定了基础。
(二)在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性
在传染病防控中,电子健康档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它能够帮助医疗机构快速筛查和分类管理疑似病例。当疫情爆发时,大量疑似病例涌入医院,传统的人工登记方式无法满足需求。借助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输入身份证号迅速调取患者的既往病史、接触史和症状描述,提高筛查效率,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其次,电子健康档案可以实现远程随访和个性化健康提示,让患者感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同时也降低了前往医院的风险。在传染病防控期间,对于轻症患者或密切接触者,通常需要进行居家隔离观察,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的远程随访平台,患者可以每日上报体温、咳嗽频率等健康指标,系统还会推送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此外,电子健康档案还可以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卫生部门快速识别高危人群、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并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
二、电子健康档案在传染病防控中管理与应用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数据质量与完整性
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标准化建设是提高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质量与完整性的关键。一方面,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规范,明确各项医疗信息的录入要求,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例如,规定病历书写格式、检查检验结果的录入标准等。另一方面,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数据管理水平。同时,建立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定期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加强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
建立健全的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体系是保障电子健康档案安全的关键。从技术层面来看,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和使用特定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加强对网络环境的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从管理层面来看,制定完善的数据隐私保护政策和制度,明确数据使用的范围和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提升系统兼容性与互操作性
为了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标准,促进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推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和接口规范,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例如,推广使用 HL7 标准协议等,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直接共享。此外,还可以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一个地区内不同医疗机构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跨机构的信息共享。
(四)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与技术支持
提高医务人员对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能力是充分发挥其在传染病防控中作用的重要保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操作使用、数据分析方法、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开展在线学习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及时解决他们在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建立技术支持热线、在线客服等,为医务人员提供及时的技术帮助。
(五)优化传染病防控流程与电子健康档案的结合
将电子健康档案深度融入传染病防控流程,实现从疫情监测、预警、筛查到患者管理和随访的全流程信息化。在疫情监测阶段,利用电子健康档案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病例和疫情趋势。在预警阶段,基于电子健康档案中的风险评估模型,对高危人群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防控措施。在筛查阶段,根据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信息确定高危人群,优化筛查流程,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在患者管理和随访阶段,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实现患者的动态管理和个性化随访,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
电子健康档案在传染病防控中具有重要的管理和应用价值,通过整合和分析个人健康信息,能够为传染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为了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效率和效果,保障公众健康,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充分发挥电子健康档案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为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公共卫生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雪 . 信息技术在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电子技术 ,2022,(35):23-25.
[2] 黄丹俞, 钱智勇, 董建成. 基于本体融合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方法 [J]. 中国数字医学 , 2024,(35):2-3.
[3] 聂云霞 , 陈烟然 .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建设 : 问题与措施 [J]. 档案学通讯,202,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