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灾现场痕迹自动识别与成因推断模型研究
朱晓磊
泉州市丰泽区消防救援大队
火灾事故的发生会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准确识别火灾现场痕迹并推断火灾成因是火灾调查的核心任务。传统的火灾痕迹识别与成因推断主要依赖人工勘查与分析,存在效率低、主观性强、对调查人员专业经验要求高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图像识别、数据分析、模式挖掘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力,为火灾现场痕迹识别与成因推断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通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灾现场痕迹自动识别与成因推断模型,能够实现对火灾痕迹的快速、准确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推断火灾成因,提高火灾调查的科学性与效率,对于火灾事故责任认定、预防火灾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火灾现场痕迹数据特点与模型构建需求分析
(一)火灾现场痕迹数据的复杂性
火灾现场痕迹数据呈现出高度复杂性。从数据类型来看,包含图像数据(如火灾现场照片、视频)、物理数据(如燃烧残留物的物理形态、结构)、化学数据(如残留物的化学成分)等多种类型。在图像数据中,火灾现场往往因高温、烟雾、损毁等因素,导致痕迹图像模糊、特征不明显,且存在大量干扰信息;物理数据方面,不同材料在火灾中的变形、熔化等痕迹表现多样,受燃烧条件、环境因素影响大;化学数据则涉及多种物质成分的复杂反应,数据量庞大且具有不确定性。这些特点使得火灾现场痕迹数据处理难度大,对模型的适应性和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
(二)模型构建的准确性需求
火灾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事故责任认定和后续预防措施的制定。因此,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灾现场痕迹自动识别与成因推断模型必须具备高度准确性。在痕迹识别方面,模型要能够精准区分不同类型的火灾痕迹,如电气火灾痕迹、人为纵火痕迹、自然起火痕迹等,避免误判和漏判。在成因推断环节,模型需基于准确识别的痕迹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现场环境、设备状况、人为因素等,推断出可靠的火灾成因。只有保证模型的准确性,才能为火灾调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三)模型构建的实时性需求
火灾现场情况紧急,及时获取火灾痕迹信息和推断火灾成因对于救援和后续处理至关重要。因此,模型需要具备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在火灾发生后,能够快速对采集到的现场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迅速完成痕迹识别和成因推断,为救援决策和事故处理争取时间。同时,实时性需求也要求模型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保持高效的运算速度和稳定的性能,以满足火灾现场快速响应的要求。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灾现场痕迹自动识别模型构建
(一)数据预处理技术
数据预处理是构建火灾现场痕迹自动识别模型的基础。首先,对于图像数据,采用图像增强技术,如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增强等方法,改善图像质量,突出痕迹特征,减少噪声干扰。对于物理和化学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去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采用归一化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数据处于统一的尺度范围。其次,对数据进行标注,为图像中的各类痕迹、物理化学数据对应的痕迹类型等添加准确标签,构建训练数据集,为后续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二)卷积神经网络(CNN)在痕迹识别中的应用
卷积神经网络(CNN)具有强大的图像特征提取能力,适用于火灾现场痕迹图像的识别。通过构建多层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CNN 可以自动学习火灾痕迹图像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在卷积层中,利用卷积核提取图像中的边缘、纹理等特征;池化层对特征进行降维,减少计算量;全连接层将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实现对不同类型火灾痕迹的识别。通过大量火灾痕迹图像数据对 CNN 进行训练,不断优化网络参数,提高模型对火灾痕迹图像的识别准确率[2]。
(三)特征融合与优化
为提高痕迹识别的准确性,将不同类型数据的特征进行融合。例如,将图像数据提取的视觉特征与物理化学数据的特征相结合,构建多模态特征向量。采用特征选择算法,如主成分分析(PCA)、递归特征消除(RFE)等,筛选出对痕迹识别最有价值的特征,去除冗余特征,降低数据维度,提高模型的运算效率和识别性能。同时,通过优化模型结构和训练算法,如采用自适应学习率算法、正则化方法等,防止模型过拟合,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灾成因推断模型构建
(一)因果关系挖掘方法
火灾成因往往存在复杂的因果关系,需要采用有效的因果关系挖掘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因果推理算法等,对火灾现场痕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痕迹之间的因果关联。贝叶斯网络通过构建概率图模型,描述痕迹变量之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利用已知的痕迹信息计算不同火灾成因的概率。因果推理算法则根据痕迹数据的逻辑关系,推断火灾发生的原因链,确定主要成因和次要成因,为成因推断提供理论依据。
(二)专家知识与机器学习的结合
将火灾调查领域的专家知识融入成因推断模型。通过收集专家的经验知识、案例分析和行业规范,构建知识库。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随机森林等,对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推理。在模型训练过程中,结合实际的火灾痕迹数据,让模型从专家知识和数据中学习火灾成因推断的规则和模式。当遇到新的火灾案例时,模型可以基于学习到的知识和数据,快速推断火灾成因,提高推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三)多因素综合推断模型构建
火灾成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现场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通风情况)、设备因素(电气设备状态、燃气管道情况)、人为因素(用火用电习惯、违规操作等)。构建多因素综合推断模型,将这些因素纳入模型考虑范围。采用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算法,建立多因素与火灾成因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对大量历史火灾数据的训练,让模型学习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火灾成因规律,实现对火灾成因的综合推断,提高模型对复杂火灾情况的适应性和推断能力。
四、结论
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灾现场痕迹自动识别与成因推断模型研究,为火灾调查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和方法。通过分析火灾现场痕迹数据特点与模型构建需求,构建了数据预处理、痕迹自动识别和成因推断等相关模型。这些模型融合了多种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处理火灾现场复杂的痕迹数据,实现痕迹的准确识别和火灾成因的合理推断。然而,该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模型的泛化能力等。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优化模型,提高模型性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火灾调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振海 .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1,7(06):62+64.DOI:10.16859/j.cnki.cn12-9204/tu.2021.06.027.
[2] 孟科 . 火灾调查中物证损坏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 [J]. 今日消防 ,2020,5(09):119-120.
[3] 杜志刚 , 梁韡 . 火灾物证损毁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19,5(18):24.DOI:10.16859/j.cnki.cn12-9204/tu.2019.1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