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的辅助应用探析
吴金表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火灾作为一种常见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准确、及时地研判火灾初期原因,对于采取有效的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以及后续的火灾调查和责任认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火灾原因研判主要依赖于现场勘查、证人询问以及监控视频等手段,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信息获取不及时、覆盖范围有限等。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火灾初期原因研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来源。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在火灾发生时往往会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信息,如火灾现场的照片、视频、文字描述等。这些信息具有及时性、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能够为火灾初期原因研判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因此,研究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的辅助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的应用优势
(一)数据获取的及时性
社交媒体具有实时传播的特点,用户在火灾发生后能够迅速发布相关信息。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相比,社交媒体数据能够在火灾初期就为调查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他们及时了解火灾的基本情况,如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大小等,从而为后续的救援和调查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
社交媒体平台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用户,他们在火灾发生时从各自的视角发布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火灾现场的各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周边环境、人员疏散情况等,能够为火灾原因研判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此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不受地域限制,调查人员可以获取到火灾发生地周边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分析火灾蔓延的可能原因。
(三)内容表达的多样性
社交媒体用户发布的信息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些不同形式的信息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火灾现场的情况,为调查人员提供更直观、更生动的资料。例如,图片和视频可以清晰地展示火灾现场的火势、烟雾情况以及建筑物的受损程度,有助于调查人员更准确地判断火灾的起火点和起火原因。
二、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发布门槛较低,用户可以自由地发布各种内容,这导致信息真实性参差不齐。一些用户可能会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而发布虚假信息,或者对火灾现场的情况进行夸大或歪曲描述。这些虚假信息会给火灾初期原因研判带来干扰,误导调查人员的判断。
(二)信息噪声较大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量巨大,除了与火灾相关的有用信息外,还包含大量的无关信息,如广告、娱乐新闻等。这些无关信息构成了信息噪声,增加了调查人员筛选有效信息的难度。此外,一些用户可能会发布重复的信息,进一步降低了信息的利用效率。
(三)数据整合困难
社交媒体平台众多,不同平台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各不相同,这给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带来了困难。此外,社交媒体数据与传统的火灾调查数据(如现场勘查记录、证人证言等)之间也存在差异,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关联,是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社交媒体数据应用挑战的策略
(一)建立数据验证机制
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为保障社交媒体数据真实性,构建完善的数据验证机制刻不容缓。首先,采取信息比对法。权威媒体与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具备权威性与准确性,将其作为参照标准,与社交媒体上相关信息仔细比对。若二者内容相符,则可初步判定社交媒体信息具有一定可靠性;若存在矛盾,则需进一步深入核查。其次,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发布者的历史行为轨迹、过往发布信息的真实度等进行分析评估,以此衡量其信誉度。信誉度高的发布者所提供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 [1]。最后,建立用户举报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用户对虚假信息进行举报,经核实举报属实后,给予举报者一定奖励,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环境。
(二)采用信息过滤技术
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里,社交媒体数据信息噪声干扰明显,采用信息过滤技术筛选数据极为关键。具体而言,可借助关键词过滤与语义分析手段。预先设定一系列与火灾紧密关联的关键词,像“火灾现场”“起火点”“燃烧物”等。系统依据这些关键词,自动扫描社交媒体数据,快速识别并剔除不包含这些关键词的信息。同时,运用语义分析技术,深入剖析文本语义,精准区分与火灾初期原因研判相关的信息以及无关信息,如将广告、娱乐新闻等无关内容过滤掉[2]。此外,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评估信息重要性。算法通过学习过往火灾数据及相关信息特征,对当前信息进行重要性排序,优先呈现对研判有价值的信息,提升信息利用效率。
(三)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
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工作中,实现社交媒体数据与传统火灾调查数据的有效整合至关重要,这要求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消防部门、公安部门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等应携手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在机制构建中,清晰界定数据共享的范围,明确哪些数据可用于共享;规范数据共享的方式,如采用安全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交互;严格设定数据共享的权限,确保数据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流通。通过这一机制,能够将社交媒体上实时更新的火灾相关信息,与传统调查数据有机融合[3]。如此一来,能为火灾初期原因研判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同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深度剖析,从中挖掘出潜在的火灾原因线索,助力调查人员更高效、准确地找出火灾起因,保障公共安全。
四、结论
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能够为调查人员提供及时、广泛、多样的信息支持。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数据真实性、信息噪声和数据整合等挑战。通过建立数据验证机制、采用信息过滤技术以及加强跨部门数据共享等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挑战,提高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初期原因研判中的应用价值。未来,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社交媒体数据在火灾预防、应急救援和火灾调查等领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交媒体数据的潜力,积极探索其应用模式和方法,为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杨文阳, 吴叶森, 张峰, 等. 基于YOLOv5s 的社交媒体平台火灾图像检测方法研究 [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 2022, 17 (09): 833-841.
[2] 徐元 , 毛进 , 李纲 . 面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交媒体多模态信息分析研究 [J]. 情报学报 , 2021, 40 (11): 1150-1163.
[3] 吕蓓茹 , 彭玲 , 陈嘉辉 , 等 . 基于社交媒体的火灾舆情信息脉动分析 [J]. 地理信息世界 , 2021, 28 (03):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