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构建
龙霞 王文博
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前言:近年来,地铁通信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地铁通信系统突发故障随之涌现,总体呈现出多专业、高频次、突发性、大规模的特点。构建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机制,可利用多专业优势及时发现通信系统常见元器件损坏、电缆损坏、软件老化、系统错误等故障及原因,有效处理通信系统故障,避免地铁通信系统故障大范围蔓延。因此,研究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机制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构建背景
长沙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线网覆盖长沙主城区全域,运营里程超 200km。地铁系统共开通 6 条地铁线路,分别为长沙轨道交通 1 号线、2 号线、3 号线、4 号线、5 号线、6 号线,单程为 45min~60min ,平峰间隔最短为5 分36 秒,高峰间隔最短为 4 分 11 秒。其中,长沙轨道交通 6 号线是长沙东西向主城区与黄花国际机场的大动脉,途径长沙6 区1 县,串联多个重要功能区,于 2022 年 6 月 28 日开始运营,累计运送乘客超 4.72 亿人次,高峰期单日客流量达到近 70 万人次,且日均客流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不断增加的客流对地铁线路通信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故障问题发生风险增大,加之地铁通信系统维护涉及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电力供应、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需跨专业协作,跨专业信息传递不畅是当前地铁通信系统故障应急响应实现的主要难题。
2、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机制的构建措施
2.1 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在长沙地下轨道交通 6 号线运行现状已知的情况下,对线路信号系统故障发生概率、可能产生的风险(含安全隐患对人身安全影响以及物的损坏、经济损失)进行客观评析。根据通信系统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 4 个等级,1 级为特别重大,强度逐渐减弱,长沙地下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级别见表1。
表1 长沙地下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级别

由表 1 可知,长沙地下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级别较为明确,不同分级标准的应急处置实施主体存在差异,有利于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指挥活动的顺利开展。
2.2 梳理应急响应流程
长沙地下轨道交通 6 号线通信系统覆盖范围大、涉及专业多。根据地铁通信系统故障的严重程度,制定不同的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响应的应急联系人、责任分工、信息收集以及预警发布、应急指挥、应急处置等要点,确保各专业人员均可沿着前期设定流程应对突发通信系统故障 [1]。
以地铁通信系统故障2 级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为例,流程如下:
地铁通信系统故障发生;
接收故障信息,判断故障程度并反馈;
启动预案,指挥人员到位,故障应急处置仪器工具到位,故障信息收集、联锁、上报;
应急行动,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电力供应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处理设备故障,传递故障信息;
多专业协同判断事态是否可控,事态可控时继续处理,不可控时则寻求应急增援,扩大应急规模;
应急恢复,解除警戒,清理现场,启动通信系统并重新调试,调查系统故障原因,反馈到日常维护方;
应急结束,多专业共同总结评审应急过程,为下一次应急响应优化做好准备。
2.3 搭建跨专业信息报送平台
长沙地下轨道交通 6 号线已初步建立专业信息报送体系,但无线通信系统、固定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等通信模块独立运行。为确保事件信息及时上报,地铁通信系统相关专业可共同搭建集无线通信系统、固定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调度与指挥系统、辅助通信为一体的跨专业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平台[2]。
在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平台运行过程中,固定电话系统位于控制室,支持地铁通信信号专业、自动化控制专业等固定用户的语音交互,确保应急信号的稳定传送;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手持式对讲机、400M/800M 通信网两个部分,手持式对讲机覆盖车站、各专业负责人以及列车司机,支持突发故障场景下各专业跨区域实施对话,400M、800M 通信网分别用于站内跨专业快速联络、跨线车站跨专业通信,保障应急响应信息报送精准高效;专用电话系统;调度与指挥系统引入一键通话功能,辅助应急响应场景下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一对一、多对多联动;辅助通信位于站台两侧,经屏幕可视化显示应急信息,辅助跨专业信息交互。
2.4 协调跨专业行动
长沙地下轨道交通 6 号线通信系统应急响应涉及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电力供应、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各专业行动内容存在一些差异。在跨专业信息报送渠道的支持下,由应急响应负责人组织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电力供应、环境工程等专业人员成立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小组,小组成员依托各专业知识和丰富技术经验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性、有效性。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各专业行动,确保专业技术的协调落实[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通信系统跨专业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是有效预防、及时处置系统故障并最大化控制故障影响的保障。因此,根据长沙地下轨道交通实际情况,当地应通过分级响应、统一指挥、跨专业协同行动等活动,发挥通信信号、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电力供应、环境工程等专业作用,实现快速、科学应对通信系统突发故障,最大限度减少通信系统故障损失,确保地铁线路可靠运营。
参考文献:
[1] 陈柳. 提升地铁接触网应急响应处置联动能力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地铁 11 号线为例 [J]. 上海质量 ,2025,(04):72-75.
[2] 刘双 . 基于智慧城轨车站的应急疏散系统研究 [J]. 时代汽车 ,2024,(07):193-195.
[3] 乔晓冬 . 关于应急情况下的地铁行车调度策略探析 [J]. 人民公交 ,2024,(2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