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拼读与绘本阅读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融合方略
陈娴
黄岩北城街道王林小学 318020
1. 自然拼读的核心价值
1.1 理论基础
自然拼读法(Phonics)通过建立字母与发音的对应规则,使学习者无需依赖音标即可解码单词。其优势在于:
① 降低认知负荷:规避音标抽象性,形成发音直觉;
② 强化正迁移:利用汉语拼音基础(如b-p 音形相似性);
③ 提升词汇记忆:通过拼读规则实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
1.2 本土化挑战
国内推广需克服语言环境缺失问题。建议通过高频输入弥补环境短板(如每日15 分钟绘本跟读)。
2. 绘本阅读的教学功能
① 语境创设:图画叙事降低二语隔阂(如动物绘本强化”ear/eye”具象关联);② 认知发展:图像符号作为抽象文字的过渡载体;③ 表达驱动:朗读实践破除”哑巴英语”(如跟读《The Dog WhoWanted to Fly》)。
3. 双法融合的实施路径
3.1 自主创作策略
以 PEP 五下 Unit 3 为例:词汇预处理:展示 hamburger, coffee 等目标词;情境构建:以"canteen" 为场景引导学生创编故事;拼读应用:拆分 beside⟶be+side ,迁移已学音素 /saɪd/。
3.2 生活化情境设计
例:PEP 六上 Unit1 动物主题- 多媒体呈现动物园实景,标注关键特征(兔耳 $$ long ears);- 角色扮演强化描述性表达:”It has red eyes and white fur.”
3.3 教学资源重组
纵向调整:将自然拼读规则前置(如三上字母音教学);
横向拓展:学完教材动物单元后补充飞行狗绘本,新增词汇控制在 5% 超纲率。
3.4 韵律化训练开发拼读歌谣强化音素意识:
> Dd, Dd, /d/ /d/ /d/— > Dog begins with D, /d/ /d/ dog!
> Duck begins with D, /d/ /d/ duck!
双法融合突破机械记忆困境,通过拼读规则系统化与绘本语料具象化,实现词汇解码能力与语境应用能力的同步提升。建议教师立足教材开发分级绘本资源,建立" 拼读- 阅读- 创作" 闭环。
参考文献
[1] 高敏.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2] 盛慧. 全语言视角下的儿童英语自然拼读[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3] 裴昌义. 英语绘本分级阅读实践研究[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