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法律边界探讨

作者

李翔

泉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传统的消防执法方式在面对日益复杂的消防安全形势时,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精准度不足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分析和预测功能,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边界问题,如何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同时,确保消防执法工作在法律框架内有序开展,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火灾风险评估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大量历史火灾数据、建筑物信息、气象数据等的分析,构建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建筑物的结构、用途、消防设施配备情况、周边环境等,对不同区域的火灾风险进行精准评估和分级。消防部门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安全检查计划和防控措施,合理分配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

(二)消防设施监测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将消防设施与人工智能系统相连,实现对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消防设施的故障、损坏或异常情况,并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消防部门可以据此迅速安排维修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三)执法流程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消防执法的各个环节,优化执法流程。例如,在执法文书制作方面,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执法文书的自动生成和智能审核,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在执法调度方面,通过智能算法对执法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提高执法人员的响应速度和执法效率。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对执法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分析,为执法监督和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面临的法律边界问题

(一)数据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建筑物内部结构信息、消防设施运行数据等。这些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如果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侵犯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例如,在火灾风险评估过程中,如果个人敏感信息被非法获取或滥用,将给个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风险。

(二)算法透明度

人工智能算法的决策过程往往具有复杂性和黑箱性,难以解释其决策依据和逻辑。在消防执法中,如果执法决策依赖于人工智能算法,而算法的透明度不足,可能会导致执法结果缺乏公正性和可解释性。例如,在火灾风险评估中,如果算法的评估结果无法向当事人解释清楚,当事人可能会对执法决策产生质疑,影响执法的公信力。

(三)法律责任认定

当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中出现错误或失误时,法律责任的认定成为一个难题。是追究技术开发者的责任、数据提供者的责任,还是执法部门的责任,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例如,如果由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缺陷导致火灾风险评估不准确,从而引发火灾事故,责任应该如何划分,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法律边界的建议

(一)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立法是保障消防执法中人工智能技术合规应用的关键。需制定并完善针对性法律法规,清晰界定数据收集、存储、使用与共享的规则与标准,为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筑牢保护屏障。明确规定消防部门及相关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务必获取数据主体的明确授权,杜绝擅自使用数据。同时,要求其采取切实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性。此外,应构建数据泄露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数据泄露事件,能迅速响应、高效处理,将损失和影响降至最低[1]。并且,要依法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形成有力威慑,确保数据隐私保护法律的有效实施。

(二)提高算法透明度

提高算法透明度对于消防执法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规范应用至关重要。需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可解释性研究,要求算法开发者在设计与开发阶段,将算法可解释性纳入重要考量范畴,确保执法人员和当事人能够清晰理解算法决策所依据的因素及逻辑链条。同时,构建算法审查机制,对投入消防执法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展开全面审查与评估,严格把关,保障算法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另外,强化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其对人工智能算法的认知水平,增强其运用算法开展执法工作的能力。

(三)明确法律责任认定标准

明确法律责任认定标准是保障消防执法中人工智能技术规范有序应用的重要环节。需加快立法步伐,清晰界定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场景下出现错误或失误时的法律责任认定准则。具体而言,应依据不同主体(技术开发者、数据提供者、执法部门)的过错程度,以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进行科学合理的责任划分[2]。例如,若因技术缺陷导致问题,技术开发者需担责;若数据有误,数据提供者应负责。此外,还应构建与之适配的赔偿机制,确保受害者在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切实维护其权益。

(四)加强监管和伦理审查

强化监管与伦理审查,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领域的规范应用意义重大。需构建完备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主体与职责,完善监管流程与标准。对参与消防执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实施严格且常态化的监督管理,通过审查资质、监督运营等手段,确保其依法依规运用技术 [3]。此外,要成立专门的伦理审查委员会,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决策逻辑等进行伦理评估,及时识别并规避技术滥用、侵犯人权等风险。

四、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执法效率、精准度和科学性。然而,其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边界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透明度和法律责任认定等。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推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必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法律边界,加强监管和伦理审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执法中合法、合规、有序地应用,为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消防执法工作向智能化、法治化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邵俊佳 . 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 2024, 10 (12): 25-27.

[2] 吴亭阅 . 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对策研究 [J]. 消防界 ( 电子版 ), 2024, 10 (11): 69-71.

[3] 刁海山 . 基于协同机制的新形势下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路径探讨[J]. 消防界 ( 电子版 ), 2024, 10 (08):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