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困境与突破路径
刘斌娟
克州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困境
(一)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
选拔标准不明确。部分企业在选拔党群工作人才时,缺乏科学、明确的选拔标准,对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不够清晰,导致选拔出的人员难以满足党群工作专业化的需求。有些企业仅将学历作为主要选拔标准,忽视了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
选拔渠道单一。企业党群工作人才的选拔大多局限于企业内部,通过内部推荐、组织任命等方式进行,缺乏多元化的选拔渠道。这种单一的选拔方式难以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入,限制了党群工作队伍的人才储备和更新,导致队伍缺乏创新活力。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企业党群工作队伍的培训内容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如党的方针政策、理论著作等,而对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沟通技巧、活动策划、新媒体应用等实践技能培训较少。培训内容与党群工作实际需求脱节,无法满足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需要。
培训方式单一。培训方式多以集中授课、讲座为主,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激励机制缺乏吸引力
薪酬待遇偏低。与企业其他岗位相比,党群工作岗位的薪酬待遇普遍不高,缺乏竞争力。这使得一些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党群工作,也难以留住现有的优秀人才,导致党群工作队伍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党群工作岗位的晋升渠道相对狭窄,职业发展机会较少。员工在党群工作岗位上工作多年,可能仍然处于较低的职位,难以获得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这种情况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
(四)队伍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老化。目前,企业党群工作队伍中,年龄较大的员工占比较高,年轻员工数量相对较少。年龄较大的员工虽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难以适应新时代党群工作的发展需求。而年轻员工由于数量不足,无法为党群工作队伍注入足够的新鲜血液,影响了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活力。
专业结构失衡。党群工作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管理、文化宣传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然而,当前企业党群工作队伍中,专业背景单一的人员较多,缺乏复合型人才。大部分人员来自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而对法律、经济、新媒体等专业知识熟悉的人员较少,导致党群工作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力不足。
二、企业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突破路径
(一)优化人才选拔机制
明确选拔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党群工作人才选拔标准,综合考虑人才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政治素质是首要标准,要求选拔的人才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觉悟;专业知识方面,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选拔具备法律、经济、新媒体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开展党群工作的重要保障,创新能力则有助于推动党群工作的发展。
拓宽选拔渠道。打破企业内部选拔的局限,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广泛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党群工作队伍。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定向招聘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党群工作经验或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内部其他岗位的优秀员工转岗到党群工作岗位,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完善培训体系
丰富培训内容。根据党群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除了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培训外,还应增加沟通技巧、活动策划、新媒体应用、危机公关等实践技能培训。同时,结合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开展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相关的培训,提高党群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除了传统的集中授课、讲座外,还可以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互动性强的培训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学习、远程培训等,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还可以建立导师制,让经验丰富的党群工作者对新入职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训。
(三)健全激励机制
提高薪酬待遇。合理调整党群工作岗位的薪酬结构,提高薪酬水平,使其与企业其他岗位的薪酬待遇保持合理的平衡。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工作业绩与薪酬挂钩,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建立完善的党群工作岗位晋升通道,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设立不同层级的岗位,明确各岗位的任职条件和晋升标准,让员工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同时,鼓励党群工作者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晋升和发展创造条件。
(四)优化队伍结构
改善年龄结构。加大年轻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招聘、选拔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加入党群工作队伍。同时,加强对年轻员工的培养和锻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发展平台,促进他们快速成长。鼓励年龄较大的员工发挥经验优势,对年轻员工进行传帮带,实现新老员工的优势互补,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
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党群工作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培养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优化队伍的专业结构。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专业人才外,还要引进法律、经济、新媒体等专业人才,形成多元化的专业结构。加强对现有员工的专业培训,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逐步实现队伍从单一专业结构向复合型专业结构的转变。
三、结论
企业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到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完善培训体系、健全激励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等切实可行的突破路径,才能不断提升党群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推动企业党群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应持续关注党群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企业党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梅 . 国企党建带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 现代商贸工业 ,2021,42(09):61-62.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31.
[2] 栾东肖 , 王建文 . 新时代国企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 践 [J]. 企 业 改 革 与 管 理 ,2021,No.390(01):197-198.DOI:10.13768/j.cnki.cn11-3793/f.2021.0094.
[3] 徐 文 . 以 党 建 带 群 建 开 创 国 有 企 业 工 作 新 局 面 [J]. 活力 ,2022,No.631(1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