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与实践探究

作者

黄婷婷

遂川县左安中心小学 343918

引言:六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向初中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还能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着许多挑战,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和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对阅读产生了畏难情绪,阅读兴趣逐渐降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所以优化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许多六年级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往往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重点讲解生字词、语法知识和文章结构等内容,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和感悟,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参与感和积极性,难以真正投入到阅读中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以及学习压力的增大,六年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普遍不高,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阅读的功利性,将阅读与考试成绩紧密挂钩,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一种任务感和压力感,从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教材中的部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不能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如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如何理解文章主旨等,学生的阅读量相对较少,缺乏足够的阅读积累,也限制了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优化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提高六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的束缚,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情境教学法能够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世界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呈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问题导向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

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虫的村落》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昆虫世界的视频,展示各种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不同的昆虫,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从而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草虫村落中的场景进行深入探究,如“游侠归来”“和谐的村落生活”等,小组成员共同阅读相关段落,讨论场景中的草虫形象、活动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文本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精读,通过圈点批注、提问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的阅读方法,旨在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主旨,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关键信息,浏览是一种更加快速的阅读方法,适用于查找特定的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浏览的方法,在大量的文本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为例,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略读的方法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在精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运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和无奈之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细腻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时间的思考的,通过这样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拓展阅读资源,增加学生阅读量

阅读量的积累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积极拓展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学习了某一位作家的作品后教师可以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让学生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学习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少年闰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在学习了古诗词单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选集,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让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结论:

优化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展阅读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能够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不断探索和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阮花梅 .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学优化趣味性的策略研究 [J]. 炫动漫 , 2023(3):0061-0063.

[2] 小学教育 .”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培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研究-- 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D]. 2023.

[3] 孙青 . 小学高段”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D]. 海南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