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运动游戏中幼儿领导能力的发展机制与支持策略研究
张垚
合肥市巢湖市中心幼儿园 238000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混龄运动游戏(如跨龄障碍接力、球类合作赛)作为幼儿日常体能活动的核心形式,其 “年龄差异 + 身体运动 + 规则合作” 的三重属性,为领导能力发展提供独特场域。例如,在冬季室内运动游戏中,大龄幼儿需协调小龄同伴完成攀爬架组合任务,此类场景既考验体能又需组织能力。但实践中教师常聚焦安全监管,忽视幼儿在器材探索、规则协商中的领导行为(如小龄幼儿模仿摆放标志桶并尝试指挥同伴),导致运动游戏的社会教育价值未充分释放。
(二)研究意义
理论上,本研究有助于丰富混龄教育理论在幼儿运动游戏领域的应用,深入揭示幼儿领导能力在特定情境下的发展规律,填补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实践中,研究成果可为幼儿园教师科学组织混龄运动游戏、有效引导幼儿领导能力发展提供具体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识别幼儿的领导行为,通过适宜的支持方式促进幼儿领导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幼儿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选取混龄班 32 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3 岁幼儿 10 人、4 岁幼儿12 人、5 岁幼儿 10 人。观察周期覆盖一学年,涉及春季户外体能、夏季水游戏、秋季球类、冬季室内运动等不同类型的混龄运动游戏,以全面了解幼儿在多样游戏情境下领导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研究方法
比如可以采用参与式观察、叙事访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参与式观察中,每周 2 次全程记录(每次 90 分钟),运用《幼儿领导行为观察清单》对 “发起游戏次数”“规则制定有效性”“同伴协调成功率”“冲突解决方式” 等进行记录,对 8 名典型个案(大、中、小龄各 2-3 名)进行持续追踪,拍摄领导行为关键事件视频。叙事访谈在每学期末开展,每学期末对个案幼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重点询问 “为什么这样安排游戏”“如何让同伴听你的”等问题,与教师访谈聚焦“是否注意到幼儿的领导行为?如何回应”。案例分析选取 20 个典型领导行为事件,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深入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领导能力的表现形态与发展阶段
幼儿领导能力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在角色模仿期(3 - 4 岁),小龄幼儿主要通过模仿大龄同伴的动作或重复教师语言尝试发起互动,如模仿哥哥摆放运动器材并指挥同伴。规则建构期(4 - 5 岁),中龄幼儿开始主动制定游戏规则、分配任务角色,在游戏中协调同伴关系的能力显著提升。协同创新期(5 - 6 岁),大龄幼儿能够根据游戏进展灵活调整策略,通过鼓励、示范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带领团队完成复杂任务。
(二)领导能力的发展机制
混龄运动游戏中,幼儿领导能力的发展由三大核心机制决定:
1. 异龄互动的社会学习机制:
大龄幼儿在运动技能(如投掷准确性、器械组合技巧)和规则理解上的优势,可以成为小龄幼儿的模仿原型。例如,5 岁幼儿示范“接力赛交接棒姿势”后,3 岁幼儿尝试模仿并主动提醒同伴“要握紧棒”,体现“观察 - 模仿 - 实践” 的学习链条。
2. 运动挑战的经验迭代机制:
游戏中的物理挑战(如攀爬高度、队列速度)和社交挑战(如跨龄意见分歧)迫使幼儿不断调整策略。例如,4 岁幼儿在水游戏中首次制定“男女分队对抗” 规则失败后,通过教师引导调整为“按身高混合组队”,成功提升参与度,体现“问题冲突 - 策略修正 - 能力提升”的螺旋式发展。
3. 环境支持的行为迁移机制:
开放式运动材料(如可拼接的体能环、多功能球筐)激发幼儿自主创新游戏规则,而教师的“隐性引导”(如在旁复述幼儿指令“大家听这位小朋友安排”)强化其领导信心,推动游戏中的领导行为向日常活动迁移(如午餐时主动协助分发餐具)。
四、混龄运动游戏中领导能力的支持策略
(一)实施年龄差异化引导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可以采取分层引导策略。比如针对 3-4 岁幼儿,在春季户外体能游戏中提供 “模仿型领导任务”,如模仿教师摆放平衡木并说 “请像我这样走”;对 5-6 岁幼儿,在冬季室内运动中布置 “策略型领
导任务”,如设计 “跨龄运球障碍赛” 的路线并协调不同体能水平同伴的角色分工。
(二)优化异龄合作模式
在秋季球类游戏中推行 “双队长制”(大龄 + 小龄幼儿共同担任),大龄幼儿负责规则讲解,小龄幼儿负责监督执行;教师通过 “领导语言提示卡”(如 “我们需要什么角色?”“怎么让大家都同意?”)引导幼儿在合作中学习沟通技巧。
(三)构建支持系统
在物理环境方面,打造开放式运动区,提供可灵活组合的运动器材,激发幼儿自主创新游戏。设置领导行为展示墙,记录幼儿的优秀表现,给予积极反馈。在心理环境营造上,鼓励幼儿尝试,包容失败,通过混龄集体活动增强幼儿间的情感联结,营造和谐、支持性的氛围。
五、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性追踪与实证分析,创新性地构建了混龄运动游戏中幼儿领导能力的“萌芽 - 探索 - 协同”三阶段发展模型,揭示其核心发展机制涵盖社会认知建构、角色模仿内化及情境化问题解决三个维度。研究证实,通过实施个体发展(差异化指导)、互动过程(动态角色轮换)、环境创设(低结构材料投放)三维支持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幼儿的规则制定、冲突调解及团队协作能力,该成果不仅为幼儿领导能力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更为学前教育阶段社会性发展研究开辟新路径。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样本范围较窄,未来可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对比不同地区、园所的差异。同时,研究未深入探讨性别因素对幼儿领导能力发展的影响,后续研究可引入性别视角,进一步完善相关理论。此外还需通过长期追踪研究,来验证支持策略的长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敏 . 开展晨间户外混龄运动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J]. 试题与研究 ,2021,(29):75-76.
[2]董雅丽,龚瑜,武建芬.从幼儿领导策略看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J].早期教育 ,2024,(0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