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学习模式创新
王亚男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矾山学区矾山小学 075600
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利用小组学习模式,对于小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优化,使得教学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促进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达到理想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实现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学习模式,首先需要组建学习小组,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可以清晰的掌握。并且需要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配原则,使得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对均等,以至于在小组展开学习时体现出哪个小组的速度比较快,学习效果比较优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最大发挥出小组学习模式的优势,进而为今后小组学习的不断优化提供参照依据。在小组学习中教师需要设置一些特定的角色,让每个组员扮演各种角色,进而实现责任划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通过角色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使得小组学习模式持续有效推进。
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应的售卖物品,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班级中开展相应的商店售卖活动。由小组中的成员扮演售卖员、顾客等角色。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时,根据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方面考察学生,然后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小组划分,确保每个小组中都包含着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较强的成员,使得每个小组实力均衡,进而在开展小组合作中就可以凸显出哪个小组更有效果,让教师评出优秀小组,使得教师在推动小组学习模式方面有参照依据,为今后的小组合作教学提供持续动力。
二、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代表着教师脱离了整个教学,教师应该转变为观察者的身份促进学生之间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在团队中发生不同意见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并且对整个小组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利用师生互动推动小组合作学习向前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通过把握教学节奏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更具目标感,按照教师的步骤使小组提高合作的效率。教师给予每个小组一个探究的问题或者是任务,让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和讨论,通过解决问题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达成合作默契,然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首先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可以用米表示,哪些物体需要用厘米来表示?”在学生思考过后,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小组成员经过热烈的讨论,发现生活中不同的长度单位:“我的指甲长 2 厘米,我现在身高是 1 米。”当小组成员在遇到不同意见时,如测量起点引起小组成员争议,教师及时进行指导,让组员之间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在小组中达成有效的互动,以至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明确学习目标,鼓励自主学习
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于教学内容仔细研究,并且制定出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得每个小组成员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教师根据学习目标给予学生最大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小组成员更深入的探讨,通过认真的探讨达成一致的学习方向。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担负自身责任,使得小组成员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在小组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让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加强综合素质。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能通过铺方格的操作,说明“面积是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能区分“面积”与“周长”的本质差异。然后展示 3 个有明显差异的长方形:1、长 6cm、宽 2cm ;2、长 4cm 、宽 3cm ;3、长 5cm、宽 1cm 。促使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用 1cm2 方格纸覆盖长方形,数出面积;记录数据(长、宽、面积),观察三者关系;尝试总结面积计算公式。合作形式:小组内分工(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等),促进全员参与。教师适时提问:" 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如果长增加但宽不变,面积会如何变化?”,”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所有长方形的面积吗?”教师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并且为学生做好小组学习任务划分,促使小组成员锻炼实践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建立小组学习自信心
组织开展小组学习,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做出相应变革,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将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作为评价的标准之一,进而综合反映出学生在小组中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师不断优化小组教学模式。教师同样需要注意组内之间实现相互评价,让小组成员评价能够拉近组员之间的关系,使得团队交流十分顺畅。同时组内评价促使学生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帮助,使得学生直面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使小组成员共同成长。
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某一小组成员进行口头评价:“小华能清晰解释‘先算括号’的理由,并提醒组员检查符号遗漏,展现了优秀的数理领导力!建议挑战更多步运算题。”为了更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制定了组员互评表,客观反映出学在合作中的自我表现。然后在组员互评表的最后必写一句话鼓励:“我想夸某某,因为他 / 她 .......”通过这种形式让小组成员感受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性,教师积极的鼓励使得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以至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进步。
五、结论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利用小组学习可以有效推动教学创新发展,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有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倩 . 小学数学课堂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与优化 [J]. 华夏教师 ,2025,(09):55-57.
[2] 叶雪云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任务驱动式课堂的构建 [J]. 华夏教师 ,2025,(08):43-45.
[3] 田玉梅.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创设路径[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05):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