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篇”设“任”:单元整合视角下的语文学习任务群阅读策略探究
金爽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 210000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学习任务群阅读策略,旨在通过整合单元内的多篇文本,形成一个有机的阅读任务群,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本文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对该策略进行探究。
一、概念解析:厘定群文内涵,构筑任务基石
(一)群文阅读:跨越篇章,启迪智慧
1. 定义群文阅读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将一组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的文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阅读和理解。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注重文本内容的理解,更侧重于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提炼出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通之处,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单篇阅读的局限性,让学生在多篇文本的互动中,拓宽视野,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主题,更深入地掌握文本内涵,进而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2. 分析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区别与联系
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在阅读方式和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篇阅读主要侧重于对单篇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而群文阅读则更注重在多篇文本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对比和归纳,发现文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然而,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单篇阅读是群文阅读的基础,同时,群文阅读也为单篇阅读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思考角度。
(二)任务群:集腋成裘,共筑知识塔
1. 界定任务群的概念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
任务群,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的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关联性和挑战性的阅读任务。这些任务围绕某一主题或知识点展开,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难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任务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通过设计合理的任务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2. 探讨任务群设计与实施的原则
(1)层次性原则:任务群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
(2)关联性原则:任务群中的各个任务应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贯通。
(3)挑战性原则:任务群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任务的难度也应适中,既能让学生感到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又不会让他们感到过于困难而失去信心。
(4)实践性原则:任务群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
二、理论支撑:寻根溯源,明理铸魂
(一)建构主义理论:搭建知识桥梁,促进认知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流派,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和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理论为群文阅读任务群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首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任务。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与文本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其次,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
最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和情境性。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知识的情境化呈现,将知识融入具体的阅读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二)认知负荷理论:优化任务配置,提升阅读效率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提出的,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中,认知负荷理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首先,认知负荷理论强调工作记忆的有限性。因此,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合理安排阅读任务和活动,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认知负荷。
其次,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优化任务配置和呈现方式,降低学生的内在和外在认知负荷,同时适度增加关联认知负荷,以促进学生的图式构建和自动化过程。
最后,认知负荷理论强调图式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群文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图式的构建和应用,通过引导学生提取和整合文本中的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组织结构。
三、策略探究:运筹帷幄,决胜课堂
(一)任务设计:环环相扣,浑然天成
在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阅读策略中,任务设计是核心。以下提出几点任务设计方法:
1. 明确单元主题与目标:首先,教师需深入分析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主题和目标,如第一单元主题为“学校生活”,第二单元主题为“金秋时节”。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设计与之相关的阅读任务。
2. 设计连贯性任务:任务设计应具有连贯性,使学生在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理解单元主题。例如,在第一单元中,可以设计从“了解学校生活”到“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再到“分享自己的学校生活”的递进式任务。
3. 注重任务层次性:任务设计应体现层次性,满足不同阅读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设计一些简单的信息收集和理解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设计一些需要深入分析、批判性思考的任务。
(二)群文组织:精挑细选,相得益彰
群文组织是单元整合阅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文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策略:
1. 紧扣单元主题:群文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单元主题,确保所选文章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2. 注重文本质量:所选文章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3. 考虑学生实际:在选择群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兴趣、阅读水平等因素,确保所选文章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三)实施策略:因材施教,各展所长
1. 展开较强针对性教学: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可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可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鼓励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性学习,以拓宽视野和提高思维深度。
2. 注重课堂互动与合作:在实施群文阅读任务群时,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他们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3. 及时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任务设计。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阅读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观点和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更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