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李娟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郝庄中学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 054300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拓展文化视野,增强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大量英语文本中,包含很多异域文化信息、价值观念、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这些文化信息的输入,能够慢慢帮助学生塑造起对于英语国家社会生活的认知画面,进而超越文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文本内容。学生不断接触并学习各种文化语境下的表达方法时,就能更为深刻地体会到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逻辑,提高对文本深层次意思的把控水平。文化语境的渗入,使得学生在应对包含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的阅读材料时,具备判断力和分析能力,避免误读或误解的情况。
(二)丰富思维方式,提升表达水平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成不仅依靠语言工具的把握,而且联系着思维方式的丰富化。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中外文化差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换位思考能力。西方文本里的逻辑推理、观点表达、叙述先后等语言组织形式,常常与中文表达存在明显差别。学生在体会这些差别之际,渐渐养成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冲破母语思维的限制。从表达层面来讲,跨文化意识的产生,让学生成为了更擅长挑选合适词汇、句式和语气的人,进而提升表达的准确度和得体程度。
(三)建构文化认同,促进人格发展
英语阅读教学在输入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和人格发展。多元文化内容的展现,让学生不断接触到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促使他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展开重新认识和思考,在文化比较和思辨之中,学生渐渐培养起主体性思维。此种文化态度有益于学生人格的独立性、思维的批判性以及情感的丰富性。使他们在以后的跨文化交流环境中,既能交流表达,也能守住自我,成为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新人。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深挖文本文化内涵,建构跨文化知识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从英语阅读文本中深入挖掘文化信息,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逻辑,逐步构建系统的跨文化知识体系。很多阅读材料里藏着英美国家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些东西往往藏在词汇、句式甚至情节安排中。老师在规划教学环节时,需安排一些聚焦文化差异的提问,促使学生自己去察觉文本中的文化要素,实现认知与反思的并行。以《A letter from an Americanpen pal》为例,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是邮件里的“Hi,how are you doing?”,“Talk to you later”这些表达,在中西方交流里有没有不一样的用途,第二层是信里提到的“weekend barbecue withneighbors”这个生活场景体现出美国社区文化的哪些方面。第三,对比中国学生周末活动,有哪些异同?在课堂里,学生先尝试翻译短语,发现这些寒暄语和道别语虽然短小,却能在交流中发挥非常重要的感情作用,而英文书信里是没有的。然后,就围绕着一个周末烧烤文化语境,有同学提到这就是建立邻里之间关系的一件事,也能体会到美国人的社交独立生活空间等文化特点。最后,还通过对比东西方的周末活动,除了有语言的积累外,还体会到背后的文化对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使其在语言的练习过程中建立了一个文化的框架知识,在面对以后真正的情景交际时有个大致的理解和应对的基础。
(二)创设真实语境情景,提升跨文化表达能力
语言学习要置身于真实的语境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需依托学生对目标文化情境的深度体验,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多模态资源再现目标文化语境,可以唤起学生的沉浸式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基于对文化的理解去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达。在教学设计时,应当联系阅读文本内容,安排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之类的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语用能力和文化敏感度。以《An Englishteenager’s birthday party》为例,教师依照文本内容布置了“筹划并参加一场英式生日派对”这一任务项目,课前播放了英国青少年举办生日派对的视频,学生了解了诸如送礼物的礼节、聚会游戏的规则以及如何致谢等文化细节。课上按小组分角色扮演生日主角、邀请宾客、父母角色等,模拟派对场景。用英语写邀请函、点单、游戏和说谢谢。在模拟活动中反复练习如何在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说祝福话、回绝话和感谢话。模拟活动完成后,让大家回顾遇到的语用障碍,比如对英式俚语理解不够、说话太直接等问题,然后让小组整理出来并汇报如何改进。完整的教学链条将语言与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学生在主动交流时感受到文化差异带来的交际难题,慢慢养成适合不同文化环境的语言交流能力。
(三)引导跨文化比较思辨,发展跨文化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的知识积累,更要让学生强化自身的比较意识和批判意识,在文化的比较中提升自己的认知程度以及思辨的判断,让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之间比较出自己的见解与深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比较不同的文化差异。在对比中外文化相同之处时,可以提升文化理解;对比文化的不同之处,可以提升思辨能力。从文化比较中,建立开放且稳定的文化态度。这种比较不仅只在文化习俗方面,而且要在更深层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观念上进行比较。以《Dogs in Different Cultures》为主题的阅读课教学为例,课文节选自教材外延资源,介绍了狗在英美文化中是“man's best friend”,但是在东方文化中却是褒贬不一。教师先让学生围绕课文所提到的英文词组,比如,“lucky dog”、“as faith fula sadog”等进行归类整理,再对这些词组的意义进行思考。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在中国语境下,狗在成语和俗语中承载的情感色彩,比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学生举出了许多负面的成语例子。课堂讨论部分提出关键问题:“同样的动物为什么在不同的文化中含义会完全相反呢?”我们又该怎样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心理呢?学生围绕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到文化发展的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人建议要抛弃偏见,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重新理解文化符号,引导学生从文化事实的观察过渡到文化本质的思考,使他们在语言学习中实现认知的跃升,在跨文化交际中具备识别差异、调整策略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挖掘文本文化内涵,创设真实情境,开展跨文化思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语言、了解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重视策略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在阅读中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提高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国际交往和全面成长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丹丹 .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 [J]. 亚太教育 , 2024, (09): 66-69.
[2] 宋增韵 , 范姣兰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J]. 海外英语 , 2023, (09): 188-190+197.
[3] 周杰 . 跨文化意识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改进策略——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J]. 人民长江 , 2022, 53 (06): 243-244.
姓名:李娟,出生年月:1995-12,女,汉族,籍贯:河北省邢台市,所在院校:,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 学历: 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