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花卉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宋君柳 孟欣慧 万春凤 张晓芹 孙璠璠
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 山东菏泽 274015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它不但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作用,而且承担着价值引领的作用[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 [1]。教育部《关于深化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这就为高校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融入课程思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融入价值观塑造,融合生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四个自信’,这是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2-3] 花卉学作为菏泽学院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理应响应国家的号召,不仅要承载传授花卉栽培技术、养护管理、应用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任务,更应承担起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使命,理应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本文将以菏泽学院园艺专业为例,重点从花卉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方式及成效等方面进行研究。
1 花卉学课程简介
花卉学是菏泽学院园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这门课程开设之前需要修完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态学。本课程重点讲述花卉的分类识别、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花卉的繁殖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以及花卉的应用。[4-5] 教学中,老师通过讲解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花卉产业有明显优势且潜力巨大;教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花卉工作,热爱祖国的花卉事业,激发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自信心和振兴我国花卉产业的责任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深刻理解花卉学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花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激发其热爱花卉学的自学欲望,获得独立分析问题、设计课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建设
2.1 课程目标
2.1.1 知识目标
(1)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一般繁殖栽培管理技术。
(2)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掌握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途径
(3)了解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和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4)了解我国花卉业的发展状况及世界花卉业的发展动态。
2.1.2 能力目标
(1)具有相应的花卉繁殖、栽培养护管理的基本技能。
(2)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6]
(3)具有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6]。
2.1.3 素质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花卉产业有明显优势且潜力巨大,教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花卉事业,激发他们学好专业知识的自信心和振兴我国花卉产业的责任感。
(2)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7]。
(4)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的情怀、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2 融入思政的课程建设思路
2.2.1 教学方法
围绕花卉学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生产体验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8],将思政元素有机地、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中[9]。例如案例教学法:将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以花卉播种繁殖作为一个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明确一、二年生花卉的繁殖要点,再举一反三、逐步深入到其它花卉的繁殖技术要点。他们要完成从整地到播种然后到管理一系列的工作,必须相互沟通,分工合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能提高学习兴趣,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更好地掌握案例的理论,培养相关的技能。
2.2.2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多样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学习通为载体,灵活安排教与学活动(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课件授课为主,以实物、模型为辅。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一种花卉整个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浇水、施肥、整形修剪等管理,深入浅出地展示花卉及栽培技术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依据授课内容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实践教学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让学生亲自参与,例如学校校园观赏植物的配置,让学生根据季节选择能够应用的花卉种类,制定栽植方案、日常管理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到校外实训时,让学生以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生产,感受企业的真实情况,体验企业氛围,更好地学以致用。同时能够增强感性认识,尤其掌握企业对相关技术技能的要求,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3 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与教学设计
见表1。

2.4 课程考核
之前的花卉学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 1 0 % )
实验实习成绩( 10 % ) ) + 期末成绩( 8 0 % ),学生不重视平时的表现,实验实习报告也常常是相互抄袭、应付差事,期末考试前搞突击,最终获得较高的分数。本次课程思政建设也对课程考核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表现。最终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 10 % )、实验 ( 1 0 % )、实习( 10 % )、期中考试( 2 0 % )、期末成绩( 5 0 % )构成,每一项都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这样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实验实习报告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3 花卉学课程思政的成效与展望
经过课程思政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花卉学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的爱国情怀、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思想政治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同时,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这不仅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园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花卉学课程思政建设将继续深化和完善。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课程思政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思政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辉 , 陈昕昀 , 温凊 . 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实施路径 [J] . 教育教学论坛 ,2022,(40):4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 [EB/OL].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 - 02/13/content_5365341. htm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EB/OL].http://w. 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 - 06/06/content_5517606. htm
[4] 常美花,李文红. “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学周刊:C,2011,(2):2
[5] 方彩虹 .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 [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40(1):233-235
[6] 许统德,黄乃文,赵秀丽. 基于OBE 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理论支撑、设计思路和实 [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21,(06):34-40
[7] 王秀莉 , 陈家璇 . 中职护理专业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 [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2,(01):17-20
[8] 朱小棠. 课程思政融入神经康复技术的应用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2023,(7):4
[9] 陶依贝, 李文骥. 基于OBE 理念的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仿真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16):3
[10]林争春,陈青青,袁媛.“新农科”背景下《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园艺与种苗 ,2023,(08):109-111+114
[11] 王茹华,王彦宏,刘 芳.“花卉栽培学”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J]. 现代园艺,2021(17):175-176
基金项目:2023 年菏泽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202346)
作者简介:宋君柳(1975—),女,山东成武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