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政务新媒体在短视频时代传播制作模式
熊志
武汉国际传播中心 湖北武汉 430000
引言
在媒体融合的视域下、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趋势下,大众传媒在形式上不断创新,而短视频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一新的媒体形式以其快节奏、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丰富了多数人接收信息,传播消息的途径,也获得了大众的青睐和认可。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数为 10.50 亿,用户使用率高达 95.50% 。面对媒体传播的新趋势,各地政务部门为了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畅通与民众沟通的渠道,也开始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制作推出各类政务短视频,利用更加贴近群众的方式宣传政务、引导舆论。
一、明确定位,塑造政府形象
在短视频时代,利用科技手段实现政务新媒体制作与传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并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这样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让所宣传的内容真正走进群众心中。但是,在现实中,一些政务短视频在内容制作与传播上,常常出现“自发声、弱回应”,甚至“慢发声、无回应”等现象,这就使得它们难以将现实社会中角色身份与网络中的身份实现统一,也难以满足公众对其符号化的期待认同,从而影响了短视频传播效果。对此,政务新媒体在短视频制作与传播中首先要确立和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角色定位,使其在平台建设、政务传播、服务应用上以群众的利益需求贯穿始终,让群众参与到政务网络互动来。其次,在内容创作上,保证发布内容既要真实、准确、权威,也要“亲民情、接地气”,既制造热点也紧跟热点,弘扬社会正能量,贴近民众心理。同时,表现形式上,可利用多种元素增加内容趣味性,将创作短视频所需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模型、场景、图表、数据、数字人等多类型元素进行融合生产,并立足政府部门在现实社会中的形象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和回应行为,做到及时回应、准确表达,以此形成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政务视频,从而彰显为民服务本色[1]。
二、完善生产体系,保证优质内容持续产出
目前,一些政务号在推出短视频内容时缺乏有效策划,导致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且难以保证常态化产出,影响了流量的积累和宣传的效果。针对此,在明确自身定位后,政务部门应积极建立短视频内容生产体系,以此保证内容的持续产出,进而吸引用户的关注,进而不断扩大政务宣传的声量。具体操作包括:第一,确定内容主题。政务号应根据自身的定位,以及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兴趣,确定短视频的主题和类型,如策宣导、政务服务、党建宣传、地方宣传、教育科普、应急管理等,并确定短视频的类型,找准制作方向。第二,精心策划内容。在确定主题和类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选材、创意、编辑等方面的工作,以此跳出简单粗糙的录制,以更加新颖、精确的方式形成视频内容,进而提高内容对用户的吸引力。例如,某地方普法政务号确定了普法宣传的主题后,通过真实案例和一些艺术上的加工创作,打造了一幕幕生动活泼的小短剧,让普法工作跳出脸谱化的灌输宣传,吸引了用户的观看、点赞和转发,达到了高质量的政务宣传效果。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政务号应该在内容上下功夫,平衡群众兴趣和政务宣传的关系,这样才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达到预期宣传效果。第三,加强视频制作,提高内容质量。选择合适的拍摄设备、剪辑软件等工具能够提高视频的制作水平和观感。因此,政务号的制作团队可以选择高分辨率的相机、专业的灯光设备、音效设备等,提高视频的画面品质和音效效果,增强视频的观赏性和流畅度,提高内容产出质量。第四,配备专业团队。政务短视频的制作不是拍拍视频、剪剪片子这么简单,它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制作和运营。相关部门对此应提高认识,建立专业的短视频制作团队,吸引摄影师、剪辑师、配音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指导,以保持团队的素质,确保他们始终能够保持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以及对视频制作的专业水准。
三、加强数据分析,持续优化短视频制作与宣传
分析数据并优化策略是短视频运营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政务短视频媒体在运营过程中也应该关注数据变化趋势,以及时获取反馈并调整内容主题、发布频率、发布时间等。但是,从一些政务号的运营情况来看,部分团队只负责发布内容,不负责复盘反思,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也存在形式化的问题,这导致短视频在制作方面常常与群众需求相脱节,难以形成有效的声量。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政务号的运营团队应重视短视频的观看次数、点赞数、评论数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兴趣,进而优化短视频的内容和推广策略,提高用户黏性和转化率 [2]。比如,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分析短视频的数据,对比不同内容视频在观看次数、点赞数、评论数等方面的差异,了解用户的反馈和需求;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短视频的内容和制作方式,并通过与用户沟通获得更多视频制作灵感,并进一步观察分析用户满意度和观看率的相关数据,为后续视频制作提供依据。这样的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不仅能够改进短视频运营方案,也可以增进政府部门与群众的联系,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宣传效果。
结束语
总之,短视频时代的带来为政务新媒体的传播制作模式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各地政府纷纷利用科技赋能,把握政务公开新形势、新要求,打造优质政务短视频,提升了服务水平。在未来,随着政务公开工作的持续推进,相关部门还应利用短视频平台进一步做好数据汇聚,完善全生命周期和全流程服务体系,充分运用智能搜索、智能问答等服务功能向群众提供服务,努力实现从管理驱动向需求牵动转变、从“广泛推送”向“精准送达”转变、从“整体推进”向“高效协同”转变,进而以高质量政务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丹妮 . 让人工智能为“三农”政务新媒体服务 [J]. 江苏农村经济 ,2025,(01):49-50.
[2] 孙继海 . 浅谈短视频时代科技政务新媒体传播制作模式 [J].中国信息界 ,2024,(07):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