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张广耀
身份证号:1305351995****3111
引言
数字经济时代下,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问题日益凸显,如资源分散、工作效率低下、数据传递不及时等,这不仅增加了会计工作的人工成本,还严重影响着会计决策的精准性。财务共享服务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在工作流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打破部门的沟通壁垒,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度和管理效率,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的会计职能。会计职能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管理、监督、核算等职能的发挥和企业的经营决策、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深入剖析财务共享服务对会计职能的影响,分析实践应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成为了现代企业的重要课题。
1 财务共享服务概述
1.1 财务共享服务的内涵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将分散于不同业务单元、分支机构的资金结算、费用报销等财务业务,统一到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集中处理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依托共享平台对财务业务进行整合处理,在释放各机构人力的前提下,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1.2 财务共享服务的运作机制
财务共享服务的运作机制体现为 2 个层面,即集中管理、信息化支撑。财务共享服务要求在共享中心内对不同业务单元的相关工作进行处理,基于工作流程的优化以及高效率的运作,实现业务处理的标准化,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作为推动财务共享服务正常运转的核心工具,财务管理软件、ERP 系统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及时且精准的传递财务信息,从而提高财务数据的共享性、透明度,提升财务工作的整体质量 [1]。
2 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
2.1 促进财务职能转型
财务共享服务的引入与深化,推动了财务管理的转型,同时也促进了业务流程的合规化,进而促使财务职能跃迁至共享服务中心。此背景下,不仅能够帮助财务人员从基础的会计核算中脱离出来,还能转投入更加高级的层级,以及支持战略决策的职能。本次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财务数据过渡至管理层面,并对数据价值展开深入的挖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通过业财融合的推进,使财务人员利用智能化分析工具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加速决策模型的变革进程,构建成本动因分析体系,实现对供应链的优化;在预测分析技术的辅助下,财务人员能够精准评估项目的投资效益,提高企业资金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另外,组织协同机制的变化是财务职能转型的突出标志,由共享平台生成的数据链,可以消除部门之间的沟通、信息传递壁垒。财务人员通过对关键业务的参与,依托绩效实时管控、动态预算管理等手段掌握业务动态,应对市场环境的异常波动。综合来讲,财务共享服务可促进财务职能转型,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与拓展。
2.2 增强财务透明度
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完善性,以及财务共享服务的统一性,对于企业治理效能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无论是审批权限亦或是会计政策的执行,都在业务单元层面存在鲜明的差异,影响财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而在财务共享服务下,通过构建电子监控机制统一处理各项工作,形成符合规范的财务操作指南;智能化风险管控系统的构建与应用,除了能够自动化审核资金支付、费用报销等关键业务流程外,还能实时发现异常交易,并及时发出预警。再加上电子影像系统生成的完整证据链,有助于尽快展开追溯,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可靠的数据支撑 [2]。另外,通过对数据管理价值的深入探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主动筛查系统漏洞,发现潜在风险,促使风险管控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在有效规避各类风险发生的前提下,增强财务数据的透明度与合规性。
2.3 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的开展,显著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处理效率。实践中,通过 ERP 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可以自动化处理财务数据,减少人为干预引发的数据丢失、失真的情况;依托工作流程的再造理论,对财务流程进行重新制定和优化,能够消除繁杂、多余的环节,加速数据信息的流转速度,提高处理效率,保障财务信息的精准性。同时,在自动化财务流程下开展的各项业务,也能够实时更新财务信息,帮助管理层及时获得重要数据、财务报表,为决策的正确制定奠定基础。当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加快后,不仅能够促进财务周期的缩短,还有助于财务人员快速做出响应,提高工作效率。另外,财务共享服务通过资源的整合以及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实现规模效应的释放,有助于减少运营成本,增强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
3 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
3.1 人员方面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素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不但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还需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具备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分析能力。但从实际来看,绝大多数企业现有财务人员只能开展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未掌握数据分析、管理会计技能,这就使得他们在面对财务管理转型时难以适应工作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通过各种举措强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一方面,制定系统化的人员培训计划,结合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开展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促进财务人员工作能力、技能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实践,通过深入业务部门了解工作流程,培养复合型的财务人才。另外,构建规范性、完善性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比如为财务人员提供晋升通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等,引导财务人员主动向战略型、分析型转变,更好地适应财务共享服务下的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2 技术方面
在财务共享服务运行过程中,技术系统担任着“神经中枢”的角色。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仍采用传统的 ERP 系统,影响财务数据信息的传递速率,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显著提升系统的支撑效能,企业应加速技术平台的自动化、智能化转型速度[3]。具体措施包括:对财务共享平台的集成能力进行优化和升级,确保其和CRM、OA 等系统无缝衔接;将 AI 识别算法引入系统内,借此对日常报表、凭证进行处理,在提高数据共享效率的前提下,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智能化水平。
3.3 风险管控方面
财务共享中心包含了很多的业务、财务数据,一旦系统出现安全漏洞,极有可能引发数据丢失、泄漏的风险。鉴于此,企业需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具体可从这样几点进行:制定完善的内控制度,明确规定共享中心不同岗位的工作范围、职权,强化核心业务的管理;依托身份认证、加密技术等手段,对信息系统展开安全防护,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处理,确保财务共享服务正常运行。
结语
综上,对于企业的会计职能而言,财务共享服务不仅能够增强财务透明度,提高会计处理效率,还能促进财务职能转型。然而,在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通过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等措施,可促进财务共享服务作用的发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艳珍 . 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会计职能的影响分析 [J]. 现代营销 ,2025,(19):34-36.
[2] 何庆男 .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分析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5,(09):166-168.
[3] 张婷 . 浅析财务共享中心如何深化管理会计职能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1,(2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