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模拟经营竞赛与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的融合

作者

窦靖玮 陈志赫 伏嘉晓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 济南市250101

课题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4年物流教改教研课题计划”课题名称:《基于人机共生背景下的物流岗位分析研究》

课题编号: JZW2024245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其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创业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模拟经营竞赛和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作为两种有效的教育形式,通过模拟真实经济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为大学生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能力、模拟经营竞赛、创业模拟实训教育

一、引言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背景下,创业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实践能力培养极为重要。模拟经营竞赛以模拟真实商业环境,让学生安全体验创业全程,激发热情与提升解题能力。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则着重模拟创业实操,培育创业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概述

2.1模拟经营竞赛概述

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系综合模式,依真实商业构建虚拟场景,学生体验创业全程,借市场调研、计划书撰写等锤炼技能思维。模拟运营中,学生处置事务、因应变化、协同团队,赖导师指引、竞赛路演,积累经验、削减风险、提升成功率,推动创业创新与经济发展。模拟经营竞赛为实践利器,面向高校专业生,可单人或组队参与,涵盖多商业领域,具流程与技术平台,依多元标准评估,虽遇挑战,但技术革新催生新元素,增益学生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

2.2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概述

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是提升创业素养与能力的综合模式。依真实商业构建虚拟场景,学生经市场调研、计划书撰写、模拟运营等体验创业全流程,注重团队协作与导师指导,穿插竞赛路演提供平台,激发热情,积累经验,为创业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对推动大学生创业创新及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三、模拟经营竞赛与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教育的融合

3.1课程体系融合

将模拟经营竞赛的规则与流程融入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大纲,使其成为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确保学生在系统学习创业理论知识后,能通过竞赛实践巩固并深化理解。

以竞赛所需技能为导向,优化创业模拟实训课程内容,如强化市场分析、竞争策略制定、财务预算编制等方面教学深度与广度,使课程内容与竞赛要求紧密对接,提高学生竞赛实战能力。

3.2教学方法融合

项目驱动式教学:以模拟经营竞赛为创业项目赋学生,促其借任务完成主动掘创业知识技能,育自学与解题力,教师导助并给资源。

情境融入式教学:实训课堂创模拟竞赛情境,拟市场竞争动态,助学生感压适频、强应变决策能,夯实战之基。

3.3团队协作培养融合

以模拟经营竞赛组队要求为基础,组织学生在创业模拟实训课程中组建创业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角色与职责分工,如市场调研专员、产品研发经理、财务主管等,通过团队协作完成课程项目任务与竞赛任务,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协作默契。

设立团队竞赛激励机制,在创业模拟实训教育过程中,对在模拟经营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额外的课程加分、荣誉奖励等,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荣誉感与责任感。

3.4实践平台融合

构建统一的实践平台,整合商业模拟软件、学习资源及案例库等,为学生打造一站式学习环境,使其能在不同学习阶段灵活切换课程学习与竞赛训练,提升实践成效。

借助实践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实时追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与竞赛中的表现数据,如决策、资源利用及团队协作效率等。教师依此给予个性化反馈与指导,助力学生及时优化学习策略与竞赛方案。

3.5师资队伍融合

打造兼具创业模拟实训教学能力与模拟经营竞赛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研讨会与企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竞赛规则与行业动态,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竞赛的专业水平与实践经验。

建立校内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竞赛评委联合教学机制,在创业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与模拟经营竞赛指导过程中,邀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活动,如举办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会、竞赛点评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视角与丰富的实战经验分享,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方式。

3.6考核评价融合

制定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在模拟经营竞赛中的成绩纳入创业模拟实训课程最终成绩评定,考核指标包括竞赛业绩、团队协作表现、创新能力展示等,全面衡量学生的创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提升情况

设立竞赛过程性评价环节,在模拟经营竞赛进行中,定期对学生团队的竞赛进展、策略调整、问题解决能力等进行评估与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不足并改进,同时将过程性评价结果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注重竞赛学习过程的积累与沉淀。

四、实施策略

4.1举办创业知识讲座,助力拓展视野,启迪创业新思维

高校创业教育,定期创业讲座拓展视野、启迪思维,构建理论与实践桥梁。健全实训管理制度,融合多教学方式、多部门协作等,完善教育体系,适配市场与学生需求,提升实训效率,营造成长环境,其推广对高教改革与人才培育意义深远。

4.2政府与高校联合举办创业大赛和交流会,旨在提升青年的创业实践能力

政府与高校合办创业大赛及交流会,旨在为青年搭建展示与锻炼平台,提升创业素养与能力。政府发挥政策及资源优势支持,高校凭教育资源给予系统创业教育。大赛激发创新思维与热情,锻炼多方面能力,交流会促进经验分享与视野拓展,为青年创业者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4.3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多元化教育合作

推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多元化合作,目的在于为大学生创造双创实践机遇,助其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借助政府、企业、市场等资源提升实践能力。比如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要在对接专业教育基础上,把企业相关内容融入双创教育设计,由企业部门负责人讲解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相关经验储备,为其未来岗位创新、创业发展保持专业优势提供保障。总之,推进多元化合作的本质是深化实践内容拓展,提升大学生双创综合能力,全面强化其实践能力。

五、结论与展望

模拟经营竞赛与创业实训教育融合,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多维度融合提升大学生创业素养与实操能力。成效体现在课程、教学、团队、平台、师资、评价等融合方面。展望深化融合路径,一要顺时代革新竞赛课程;二要拓展校际、校企、校政协作搭建协同平台;三要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剖析学生特质定制教育路径。以此培育适配经济发展的双创人才,为社会创新赋能,推动人才涌现,巩固经济创新格局并输送优质创新创业人才。

六、参考文献

[1]林木湫,李东鸿,莫夏杰,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3):125-128.

[2]俞金波.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8):61-64.

[3]孙旻煜.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24,31(05):82-84.DOI:10.16732/j.cnki.jeu.2024.0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