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生物学融合劳动教育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研究
范华英
新疆省阿克苏市第四中学 8430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推进,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跨学科融合理念的充分融入,确保学生在关注生物科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劳动教育内容的前提下实现全面发展,进而在跨学科导向之下体现出应有的跨学科融合与价值。同时,教师也要充分体现出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和融会贯通,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两者的实效性和合力作用,从而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初中生物学融合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1.1 充分适应教育改革要求
在当前初中生物学和劳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明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并且在跨学科融合之中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支持。在两者的融合和跨学科之中,可以确保各类知识得到充分关联和有效统一。在课程的综合作用之下,使得跨学科主题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生物学和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之中,使得教育改革趋势得到优化。进一步打破学科的限制,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生物学知识和劳动实践的融合之中,可以使学生在感受生物学内涵的同时,融入劳动实践活动的前提下,使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强化内化和深化,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责任感,在优化其思维品质的前提下,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例如,针对校园生物种植活动而言,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学的相关植物生长知识,进一步参与到浇水、施肥、播种等相关劳动实践之中,从而为其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必要条件。
1.2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生命和环境的关系,而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因此,在两者的融合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同时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区生态调查,了解本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切实提高。
2 初中生物学融合劳动教育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路径
2.1 有效开展校园生物种植活动
在跨学科融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生物实验活动和种植活动方面有效加强,从而体现出跨学科融合价值。首先,可以做好活动设计,在校园内要匹配与之相对应的生物种植园,针对不同区域进行蔬菜、花卉、中草药的种植,并且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区域的种植情况进行负责和分析。在种植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生物学知识制定相应的种植计划,并且选择相应的品种、规划布局、优化灌溉方案,
从而体现出活动的根本价值。
2.2 充分做好生态调查活动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在生态调查方面进行有效优化。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于校园及周边自然环境展开调查和分析,进一步明确生态数据,并且明确活动主题。例如,可以设计校园鸟类多样性调查以及生态社区构建情况等,让学生在分组合作中针对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做好实地调研考察。在成果应用方面进行有效优化。要把收获的蔬菜用于学校的食堂,在花卉的种植过程中可以美化校园,在中草药的种植过程中可以为生物实验材料提供支持。这样可以在种植全过程对于相关内容进行有效记录和观察问题,总结相关经验整理成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引导学生结合调查结果撰写相应的调查报告,并且提出节能环保的建议,参与到环保实践活动中。在植树造林以及社区清理等活动中,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行动有机结合,从而体现出成果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效果。
2.3 充分做好生物制品制作活动
在活动设计方面进行有效优化,可以积极开展生物制品制作活动,例如,制作果酒酸奶或者植物标本等等,在教师讲解过程中针对生物学原理和制作方法进行充分明确。然后分组活动和实践制作。也要做好知识融合,在制作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对于微生物的发酵原理,植物形态结构进行初步了解,掌握生物学知识,同时强化劳动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在动手实践之中可以有效制作相关标本或者在发酵制品制作之中进一步做好原料处理。成果应用方面也进行有效优化,要针对制作好的生物制品,在学校进行分享或者展览或者作为礼物送给家人。学生也可以制作相对应的思维导图在展示过程中进一步分享经验总结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优化制作方法强化,综合应用和优化完善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体现出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融入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确保两者在跨学科教育理念引导之下实现融会贯通,在实践活动方面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融合教育的根本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才伟 .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J]. 中学生物教学 ,2022(15):34 - 36.
[2] 李明慧. 跨学科视角下初中生物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23(09):45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