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跨学科教学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
李经纬
安徽省界首市第二小学 236500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将小学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加其实践能力。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应用新方法,新措施,拓展学生学习内容,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理念应用的意义
(一)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跨学科教学可以将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突破学科壁垒,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教师应用数学教材知识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实现所学知识内容融会贯通,为后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给予学生更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1]。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和数学知识学习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去思考和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发挥自身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二、跨学科教学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措施
(一)通过专业培训,培养教师核心素养
学校要重视跨学科技能的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到跨学科教育专题培训过程中,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技能。学校聘请社会上的教育专家,给教师讲解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教师有机会了解到前沿的教育改革内容。在教师反馈教学过程中,积累教育经验。学校还需鼓励教师相互合作和沟通,通过落实跨学科教育项目,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还需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措施,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教学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二)挖掘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出发,挖掘课程教育资源,充实学生学习内容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教材内容,容易让学生感觉数学知识学习过于枯燥,课堂上不能有效集中注意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条形统计图》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开展“传统节日”相关的问卷调查活动。教师根据调查内容绘制条形统计图,通过此类方式,不仅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增加了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师定期组织跨学科融合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跨学科融合教学内容,为跨学科融合顺利推进,提供资源支持措施。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开展,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对数学教材知识点内容,缺乏清晰地理解和记忆。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借助语文儿歌的特点,通过顺口溜等方式,让学生记忆数学教材知识内容。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数学计算公式时,为了强化学生对讲解内容的记忆程度,教师将数学学科和语文学科有效结合,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减少学生学习压力,更好地吸收数学教材知识内容。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教师将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有效结合,构建探究式教学活动,增加数学知识学习趣味性,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内容解决科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完善数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作用
跨学科教学评价是教学融合的关键,教师要从学生能力培养,发展等不同方向出发,发挥评价体系的教育作用。教师针对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特点,应用多样化评价方式,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跨学科融合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的方式,提供给教师及时地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主体方面,教师让家长和学生也参与到评价工作中,丰富评价主体,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切实发挥评价体系的教育作用,促进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推进,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理念落实,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上的不足,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内容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新融合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知识内容,进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胡培芬 . 跳出传统 跨界融合— 小学数学跨学科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 2024(6):39-41.
[2] 程文敏 . 让跨学科融合在数学课堂真实发生——小学数学课堂跨学科教学策略初探 [J]. 新教师 , 2022(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