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活动开展策略研究
李天佑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843000
引言
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重要部分,这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和综合发展都有着关键作用。教师要有效开展乡土研学活动,使其实践内容更为丰富,地域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为培养学生建立提供有利途径。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在地理课程建立的导向之下,使乡土研学活动可以顺利开展,体现出时效性和可行性。
1 乡土研学活动对于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
1.1 丰富实践资源
在乡土研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对乡土地区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土壤植物、人文风俗等地方元素进行充分整合和充分有效利用,从而使时间资源更为丰富,让地理实践活动项目内容有更多的素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乡土研学活动中对于乡土或者本土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刻理解,有效观察和分析评价,获得第 1 手资料,从而为其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
1.2 丰富情感共鸣
在乡土研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自身出生或者成长的地方,对于项目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对于熟悉的环境进行更深刻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探究兴趣,让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研学活动之中,为其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必要条件,同时也在实践力的强化之中,使其有更加良好的情感共鸣和共情体验,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1.3 提升实践可行性
在乡土研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研学之中对于相关地理实践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刻感知,在实践地距离、时间、成本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有效优势。在学校和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之下使得乡土研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有效完成各类发展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其综合能力增强提供基本条件。
2 基于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活动开展策略
2.1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相关研学主题
要想使乡土研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在教材资源的整合和内容挖掘方面进行加强,充分理解高中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内容,在整合内容实现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使得相关教学主题能够得到有效筛选和充分明确。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主题内容,在挖掘教材的前提下,使得相关教学主题和研学资源实现更加紧密结合,并且在研学主题的导向作用之下,使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理解和实践应用。例如,在针对河流地域的发育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根据家乡河流的特点设计家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化等相关研学主题,从而让学生以主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学习,积极主动融入其中。除此之外,也可以明确相关研学目标,结合实践的培养要求和教材内容,在充分把握研究目标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对各类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在研学主题得以明确前提下,促进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可以通过加强河流地貌的形成与演化等相关研学主题,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明确自身的研学目标,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等相关方式,对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进行有效描述,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绘制相应的河流地貌示意图,以此提升学生的绘画分析和观察理解能力,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2.2 充分做好活动准备,为研学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在研学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学生在活动之前,可以针对相关系统研究的各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为后续的研学应用提供比较条件。在研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使学生充分理解研学活动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例如,在加强土地利用现状调研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储备,可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标准进行有效整合,明确相关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策略。在具备良好知识储备的前提下,使得研学可以顺利推进。在物资准备方面要进行有效优化,准备好相应的 GPS设备、测量仪器、罗盘、地图、笔记本等内容,让学生也有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学生在乡土研学活动中有相应的安全保障。同时也要与研学地点及其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实现协调沟通,例如,对当地的景区管理部门、农业农村局和自然资源局等进行协调沟通,确保各个参与主体有效配合和全力支持,从而使研学活动目标可以得到有效执行。
2.3 切实优化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在研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地理工具对实地内容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例如,针对家乡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好罗盘测量方法,进一步匹配GPS 设备,对地理位置进行充分明确。通过测量仪器对地貌和坡度高差等数据进行有效测量和收集整理,通过相关实践操作,使学生的地理数据获取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一步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小组作用之下与相关主题进行有效完成。例如,在家乡生态环境调查研学活动中,让小组成员明确分工,有的调查水资源现状,有的研究植被的覆盖现状,让不同成员不同小组事先协调推进,共同完成相关任务。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研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充分探究,在培养其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地理实践力。例如,在针对加强的工业布局等内容进行观察式,在任务导向之下,可以引导学生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工业布局的相关特点,把握其合理性,同时也要明确其怎样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和创新思维,为其地理实践力提升提供必要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环节有效做好乡土研学活动的推进和开展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通过持续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教材内容挖掘、主题学习和活动指导方面有效优化,充分体现出乡土研学活动的根本价值,为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增强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小明 , 刘悦 . 高中地理乡土研学活动对学生实践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地理教学 ,2023(12):45-48.
[2] 王芳 , 李华 .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课程开发与实施[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3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