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高小燕
永丰县实验学校 331500
引言: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协调发展;这一要求促使教师必须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学习特点教学策略。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深入探究分析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现状分析
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整体呈现积极变化趋势,教师普遍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开始尝试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法在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情境教学法同样受到教师青睐,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语言运用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语言学习环境。合作学习模式逐渐成为课堂组织重要形式,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然而深入观察发现,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运用仍存在表面化倾向,部分教师虽然采用新颖教学方法,但对其内在机制和适用条件缺乏深入理解导致策略选择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教学活动设计往往注重形式创新而忽视内容质量,学生参与度虽有提升但深度学习效果有待加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仍然偏重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重视程度不够,无法全面反映学生语言学习进步轨迹和能力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教师在新教学策略掌握和运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二、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问题探讨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运用中存在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学目标与学习活动间缺乏有机统一,教师往往将语言知识传授作为核心任务而忽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教学策略选择过分依赖传统模式缺乏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语言习得特点深入把握,导致课堂活动形式虽然多样但实质效果有限;师生互动层次较为浅显,教师习惯采用封闭式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给出预设答案,学生思维发展和个性表达受到明显制约。教学评价体系单一化倾向严重,过分关注语言形式正确性而忽视交际功能和文化内涵,无法全面评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状况;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师讲解占用时间过多,学生实际语言实践机会相对不足影响语言技能熟练程度和运用流畅性提升。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Unit 2 My schoolbag 教学为例,该单元旨在让学生掌握学习用品词汇并能够运用相关句型进行简单交流,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突出表现为词汇教学方式机械单调,教师通常采用图片展示加重复跟读模式,学生虽能短时间内记忆词汇但缺乏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句型操练环节过分注重形式准确性,学生被要求按照固定模式进行问答练习,真实交际情境创设不足导致语言运用僵化且缺乏个性化表达。课堂活动设计缺乏层次性和挑战性,大部分学生停留在简单模仿和重复阶段,高水平学生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低水平学生又感到困难重重。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进行,评价内容局限于词汇记忆和句型掌握,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过程表现未能得到充分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文化背景渗透和跨学科知识融合,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和持续学习动机培养效果不够理想,无法实现新课标提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求。
三、新课标引领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路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优化需要构建多维度融合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和体验学习相结合方式实现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协调发展。教师应建立基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分层教学策略体系,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设计差异化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课堂互动模式需要从传统师生问答转向多元化交流形式包括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语言运用场景和充分表达机会;教学评价体系应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关注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策略发展状况。教学内容整合需要突破单一课本限制,融入跨学科知识和文化背景材料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技术手段运用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实现,通过多媒体展示、网络资源共享和数字化工具使用增强教学内容呈现形式多样性和学习过程趣味性。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Unit2Myweek 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项目化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制作个人一周生活计划表并进行展示交流,将星期词汇和日常活动表达融入真实生活情境中。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不同国家学生一周生活视频激发学生对比分析兴趣,同时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词汇学习采用情境体验法,教师创设学校课程表情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方式练习星期名称和学科词汇,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句型操练环节设计分层任务,基础层学生完成简单问答练习,提高层学生进行课程安排讨论,拓展层学生设计理想课程表并阐述理由,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学习需求。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互相采访一周活动安排,运用目标语言进行真实交流,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方式包括口语表达评价、小组合作评价和学习反思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进展和能力发展状况。课后拓展活动要求学生记录家庭成员一周活动安排并用英语进行汇报,实现课堂学习向课外生活延伸,增强语言学习实用性和持续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改革既面临良好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许多现实挑战。当前教学策略运用虽然有积极变化,但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评价机制滞后等问题仍需深入解决。未来教学策略优化应当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建立科学系统教学策略体系,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并且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实现教学效果整体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慧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J]. 2023(7):184-186.
[2] 达哇卓玛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J]. 校园英语 ,2023(15):142-144.
[3] 魏玉红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J]. 中学生英语 ,2023(40):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