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的AI实现

作者

武艺璇

身份证:420606200206262029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中 AI 技术的应用。分析传统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局限,阐述 AI 技术在提升系统监测精度、故障预测及时性等方面的优势。详细介绍基于 AI 的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及实现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其有效性,旨在为电力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助力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警;AI 技术​

一、引言​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停电,给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传统的电力设备监测与故障预警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简单的自动化装置,难以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其应用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成为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保障电力设备可靠运行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电力设备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局限​

2.1 人工巡检的不足​

人工巡检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电力设备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尽管如此,人工巡检方式却伴随着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电力设备往往分布在一个非常广阔的区域,并且数量庞大,人工巡检很难实现对所有设备的全面覆盖和及时检查。巡检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因为疏忽大意或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疲劳,而遗漏掉一些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其次,人工巡检依赖于巡检人员的个人经验和专业技能,这使得判断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巡检人员对于同一设备状态的评估可能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难以得到保障。​

2.2 自动化装置的局限​

早期的自动化监测装置,主要通过设定固定阈值来判断设备是否异常。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无法适应设备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电力设备在不同的工况下,其正常运行参数范围会有所波动,固定阈值的监测方式容易出现误报或漏报的情况。此外,传统自动化装置缺乏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力,难以提前预测设备故障。​

三、AI 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中的优势​

3.1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AI 技术能够对海量的电力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通过对设备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的挖掘,AI 可以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和特征,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对设备的振动、温度、电流等多种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提取出反映设备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

3.2 精准的故障预测能力​

AI 技术具备强大的模式识别和预测能力。通过建立设备故障预测模型,AI 可以根据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和历史数据,预测设备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发出预警。与传统的阈值判断方法相比,AI 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提高故障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3 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AI 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随着设备运行数据的不断积累,AI 模型可以自动更新和优化,不断提高监测和预警的性能。同时,AI 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自动调整监测策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况和环境。​

四、基于 AI 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架构​

4.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是系统的基础,负责收集电力设备的各种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包括设备的电压、电流、温度、振动等物理参数,以及设备的操作记录、故障历史等信息。数据采集设备可以采用传感器、智能电表等多种形式,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2 数据传输层​

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在电力设备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如 4G、5G、Wi-Fi 等。这些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满足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分析。在这一层,利用 AI 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建模,提取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信息,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常用的 AI 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例如,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等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设备故障分类;而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深度学习算法则在设备故障预测方面具有优势。​

4.4 预警与决策层​

预警与决策层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层的结果,及时发出故障预警,并为运维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当系统检测到设备可能出现故障时,会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向运维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同时,系统会提供故障原因分析、维修建议等决策支持信息,帮助运维人员快速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五、基于 AI 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关键技术及实现路径​

5.1 数据预处理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采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噪声、缺失值等问题,会影响 AI 模型的训练和预测效果。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归一化、数据填充等操作。例如,通过滤波算法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利用均值、中位数等方法填充缺失值。​

5.2 特征工程技术​

特征工程是 AI 模型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选择,能够提高数据的质量和模型的性能。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可以从设备的运行参数中提取时域、频域、时频域等多种特征。例如,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提取信号的频率特征。​

5.3 模型训练与优化技术​

选择合适的 AI 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和优化,是实现准确故障预警的关键。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等方法评估模型的性能。同时,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优化算法等方式,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例如,在深度学习模型中,可以通过调整神经网络的层数、节点数等参数,优化模型的结构。​

六、案例分析​

某电力公司在其变电站的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上部署了基于 AI 的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成功预测了多起设备故障,避免了停电事故的发生。例如,在一次监测中,系统通过对变压器油温、油中气体含量等数据的分析,预测到变压器可能出现内部故障。运维人员接到预警后,及时对变压器进行检修,发现变压器内部存在局部放电问题,经过处理,避免了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七、结论​

将 AI 技术应用于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监测与预警方法的局限,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构建基于 AI 的系统架构,运用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与优化等关键技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故障预警。然而,目前该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 AI 技术与电力行业的深度融合,不断优化系统性能,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志鹏.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J].光源与照明,2025,(02):73-75.

[2]毛柳明,黄波,李光明.基于多源数据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预警技术[J].信息技术,2025,(01):107-111.DOI:10.13274/j.cnki.hdzj.2025.01.017.

[3]刘磊.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维护技术的优化策略[J].家电维修,2025,(01):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