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铁路监理人员绩效考核有关问题的思考

作者

张雯慧

山西铁建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030000

随着铁路基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铁路监理行业迅速成长,但是铁路监理人员的工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才缺乏、老龄化严重、人员流动率大,优化铁路监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优化铁路监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1.1 提升监理工作效率,保障监理工作质量

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监理人员的工作表现,激励监理人员更加专注于工作细节,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执行监理任务,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疏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升整体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2 激发监理人员潜能,促进人才培养

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关注工作业绩的完成情况,还注重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铁路监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培养周期长,全方位的绩效考核方式有助于监理人员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激发其潜能和促进个人成长。

1.3 保障铁路建设质量,提升社会信任度

铁路建设涉及众多环节,作业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确立标准化考核评价体系可以确保监理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工作,保障铁路建设的安全质量,同时确保铁路监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增强社会信任度和认可度。

2、铁路监理人员绩效考核现状及问题

2.1 铁路监理人员现状

2.1.1 企业发展要求

企业顺应市场要求逐步推进市场化经营体系建设,各铁路监理公司正在进行由单一的监理公司向全过程工程咨询公司的转变,原有铁路监理人员也不再仅进行单一的工程监理业务。

2.1.2 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日益激烈的监理市场竞争下,铁路监理人才队伍出现了年龄结构偏大、人才断层、执业资格维持困难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以我公司主要负责监理工作的部门为例,部门现有 17 人,缺员 5 人,平均年龄 53 岁,3 年内将退休 9 人,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生力量部门缺员率将达 60% ;从年龄分布来看,35 岁及以下 1 人,36 到 50 岁 4 人,50岁以上12人,年龄断层现象严重;17人中仅13人有国家监理工程师资格,13 人中年龄在55 岁以下的仅有4 人。

2.1.3 工作态度存在的问题

监理工作常年驻扎在建设工地一线,环境艰苦,作息不规律,安全压力大,以我公司监理人员为例,新调入年轻人 60% 都不愿意从事监理工作。专业素质急需提高,监理工作涉及工程管理全过程,不仅需要建筑施工相关知识,还需要勘察设计、工程造价、现场协调等知识,新职人员普遍缺乏系统业务培训,更缺乏现场经验。责任意识有待提高,近年来,监理工程师因失职、渎职、监理项目质量隐患等,受到企业纪律处分的事例屡见不鲜。

2.2 现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2.2.1 考核内容不全面

铁路监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侧重工作业绩,如项目进度控制、利润完成情况、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对职业道德、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考核不足,而监理现场工作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考验的是监理人员的现场协调组织能力、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严谨廉洁工作作风。

2.2.2 考核方法单一

现有的绩效考核方法多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实施的便宜性,更偏重于定量指标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定性评价的重要性。片面的将利润指标作为考核项目点,会造成监理人员更愿意监理“短、平、快”的小项目,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型重点监理项目的流失,对人才专业能力提升、公司业务口碑的提升和公司监理资质的维持不利,影响长远发展。

2.3 结果运用层面存在的问题

2.3.1 考核结果滞后

绩效考核中,经营、利润指标并不能完成反映当下的监理工作完成情况,是与工程监理合同施工进度相关的经营指标,收回的监理款反映的是上个月、上个季度乃至上年的项目完成情况,属于事后考核;安全考核项点也多是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后的考核,也属于事后考核。事前监督不够,对风险苗头查摆不利。

2.3.2 考核结果效用发挥有限

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并不充分,考核结果往往仅与薪酬分配挂钩,并没有与推优培训、职务晋升、评先评优、培训需求确定等方面有效联动。

3、优化铁路监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策略

3.1 完善考核内容,丰富考核指标

3.1.1 量化工作态度考核

加强对工作态度的考核力度,包括责任感、积极性、主动性、执行力、出勤等方面。增加上级评价,要求各监理网点负责人对管理的各总监的工作态度负责,定期反馈评价结果。同时将职业道德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等方面。

3.1.2 细化工作能力考核

细化工作能力考核内容,包括专业技能、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监理岗位又细分为监理辅助人员、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组长、副总监、总监、网点负责人岗位,每个岗位要求的专业能力侧重点不同,针对不同岗位和职责的监理人员,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和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3.2 创新考核方法,强化激励机制

3.2.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在考核过程中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可量化的工作业绩指标,又注重定性评价的综合作用。通过设定合理的权重分配和综合评价机制,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3.2.2 开展荣誉激励

渴望被认可和承认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取得工作相关证书资质、获得专业类奖项、取得施工单位表扬信时,增加绩效考评得分、专项奖励,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在同事中获得更多的尊重感。

3.3 发挥评价作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3.3.1 正向宣传引导,树立市场化薪酬分配意识

正向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合理作用,在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过程中,做好民主意见征求,让监理人员充分参与到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中,提高考核指标的客观性和认可度;在绩效考核办法的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好厂务公开制度,公平、公正、公开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结果;常态化政策宣讲,引导职工树立市场化薪酬分配意识。

3.3.2 建立有效联动,服务监理人才队伍建设

除了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到薪酬分配中,更要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推优培训、职务晋升、评先评优、专业培训等方面有效联动,激发监理人员学习、研究和工作的积极性,推动绩效考核管理深度融入中心工作,在人才储备、在保障安全生产稳定、经营增效上发挥好服务效能。

4、结语

铁路监理企业实施绩效考核不仅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要根据监理行业发展、政策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为激发调动监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蕴藏在监理队伍的内在潜力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仲景冰 . 工程监理人员工作绩效影响路径分析 [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 2020, (4):64-69.

作者简介: 张雯慧(1992-02)女,汉族,籍贯:山西,毕业院校:山西财经大学 学历:会计硕士,职称:经济师 研究方向: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