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 岗课赛证” 融通下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

马永刚 钱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一、引言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药品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对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作为培养药品检验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然而,当前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存在与岗位需求脱节、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岗课赛证”融通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岗位需求、课程内容、技能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融合,能够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 岗课赛证” 融通的内涵与意义

(一)“岗课赛证”融通的内涵

“岗”指的是药品检验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包括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要求、职业素养等。“课”即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载体。“赛”是指各类药品检验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证”则代表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从事药品检验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岗课赛证”融通就是将这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技能竞赛融合,教学成果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

(二)“岗课赛证”融通的意义

“岗课赛证”融通模式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及时引入行业新技术、新方法,显著提升了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借鉴技能竞赛的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优化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该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模拟岗位环境、开展技能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药品检验技能,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岗课赛证”融通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使学校能及时响应行业需求调整教学,企业则通过参与人才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实现互利共赢,形成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

三、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目标与岗位需求脱节

当前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目标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不够。而药品检验岗位对员工的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要求较高,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

(二)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

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新的药品检验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然而,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内容更新相对滞后,仍然以传统的检验方法和技术为主,缺乏对行业前沿技术的介绍和应用,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四)考核评价不够科学

课程考核评价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实践考核所占比例较小,且考核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此外,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和技能竞赛成绩缺乏有效衔接,无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 岗课赛证” 融通下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课程目标改革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重新确定课程目标。在传授药品检验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药品检验的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备独立完成药品检验工作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课程内容改革

在课程内容整合方面,依据药品检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技能要求,将课程划分为若干项目模块,如“药品一般杂质检查”“药品含量测定”“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等,使学生在完成具体检验任务的过程中系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紧跟医药行业发展动态,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现代分析技术引入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实用性。此外,课程还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和技能竞赛要求,结合考证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并在实践环节参照竞赛评分标准开展技能训练与考核,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竞赛水平和职业竞争力。

(三)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法,以药品检验岗位实际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资料查阅、方案制定、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等全过程,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围绕课程目标设计具体任务,如 " 完成某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促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式学习掌握核心技能。此外,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演示检验设备与流程、虚拟仿真实验提升操作规范与安全意识,以及在线学习平台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互动与资源共享,构建了 " 理实一体、虚实结合" 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四)考核评价改革

在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方面,构建了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机制,突破传统单一理论考试模式,将理论考核、实践操作、平时表现、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及技能竞赛成绩等纳入评价维度。其中,理论考核侧重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考核突出技能应用能力,平时表现关注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态度,同时将职业资格证书和竞赛成绩作为激励性加分项。该体系特别强化过程性考核,在实验操作、项目方案制定、报告撰写等关键环节实施动态评价,实现教学反馈的即时性。此外,通过将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竞赛成绩直接挂钩,对取得证书或竞赛奖项的学生给予加分或课程免考等激励政策,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发展主动性,形成了" 以考促学、以证提能、以赛强技" 的良性循环机制。

五、结论

“岗课赛证”融通为高职药品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通过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能够使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对接,教学过程与技能竞赛有机融合,教学成果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挂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未来,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模式,为医药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药品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洁 , 赵丽娜 , 张卫 . “ 1+X ” 证书制度背景下药学专业核心课程“ 岗课赛证” 融通研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 中旬刊 ),2024, (01): 50- 53.

[2] 顾晨露 . 高职院校“ 岗课赛证” 融通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构建——以药品生产专业为例 [J]. 职业教育 , 2023, 22 (28): 32- 34.

第一作者:马永刚(1976年11月),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学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合成与分析研究。

第二作者:钱佳(1980 年01 月),女,汉族,姜堰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化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