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型除草剂草铵膦的合成与效果研究

作者

杨阳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050099

引言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除草剂在农作物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传统除草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带来诸多隐患。开发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成为农药行业的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草铵膦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特点,与传统除草剂相比,用量更低但除草效果更好,且对环境危害小。加强草铵膦的研究开发,不断优化其合成工艺,提高应用效果,对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草铵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一)优化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增产面临巨大压力。化学除草剂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铵膦作为一种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具有持效期长,抗雨水冲刷能力强等特点。施用草铵膦后,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减轻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从而显著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研究表明使用草铵膦可使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增产 10% 以上 [1]。可见推广应用草铵膦,能有效遏制杂草危害,保证粮食稳产高产,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当前保障 14 亿人口粮食供给的形势下,大力发展草铵膦等新型除草剂,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二)减轻传统除草剂危害,守护生态环境健康

传统除草剂在促进农业生产进步的阶段,也给生态环境以及人畜健康带来诸多潜在威胁,部分除草剂的成分降解性差,容易在土壤跟水体里面积聚起来,引致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失常,少数除草剂展现出较大毒性,使用方式不当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除草剂被大量施用,还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进一步加剧,损害生态环境质量,故而需研发对环境友好的除草剂,实现除草剂使用的减量操作,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草铵膦恰是顺应此趋势诞生的,与传统除草剂作对比,草铵膦呈现出更低毒性,在土壤里降解更为迅速,半衰期仅仅是传统除草剂的四分之一水平。再者它用量甚微,每公顷所采用的用量仅为常规除草剂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比例,因而明显降低了面源污染形成的风险。开展草铵膦推广运用,能切实降低除草剂对生态环境所形成的胁迫程度,实现农业生产跟生态保护的同步发展,对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三)突破技术瓶颈,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此时我国农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举措,走向产出高效途径,环境融洽的农业现代化通途,乃必定要踏上的征途。推动农业达成绿色化转变,需凭借现代农业科技作支撑,我国在除草剂创制范畴自主创新能力存在欠缺,关键技术被外界牵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绿色农业的发展。草铵膦首次面世,某种意义上闯过了这一技术瓶颈,作为含自主知识产权的革新式除草剂,草铵膦研发凸显我国农药创制水平的跃升,表明我国在新型除草剂领域向国际先进程度迈进了有力的一步。一批以草铵膦为代表的高效环保型除草剂开发成功,无疑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实现大幅突破,牵引农业生产迈入绿色发展新岁月,伴随草铵膦等创新型农药大规模推广应用,会加速我国实现从农药大国到农药强国的转变,为引领全球绿色农业潮流构建中国范式、增添中国策略。

二、草铵膦合成工艺优化与应用效果提升策略

(一)优化反应体系设计,提高催化合成效率

草铵膦的高效合成是其推广应用的前提,然而草铵膦合成反应属于典型的多相催化反应体系,存在反应物传质阻力大、反应速率慢等问题,直接影响合成效率。因此优化反应体系设计,改善传质状况,提高催化剂活性,是草铵膦绿色合成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要优化反应设备,采用管式反应器替代传统釜式反应器,强化气- 固- 液多相传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还要创新催化剂制备方法,利用纳米技术制备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多相催化剂,在提高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同时,增强其与反应物的亲和力,加快反应速率[2]。采用溶胶 - 凝胶法制备的纳米TiO2 负载铜基催化剂,与常规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草铵膦收率可提高 20% 以上,此外在保证催化剂高活性的同时,还要兼顾其稳定性,避免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流失,提高其重复使用性能,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稳定质量

除草剂产物质量的稳固性,直接牵扯到它田间应用效果以及生态安全的情形,然而鉴于草铵膦合成反应体系复杂多样,反应进展容易受温度牵制,反应时段等因素干扰,产品质量易出现变动。为保证草铵膦产品质量的平稳性,应加大生产过程精细把控力度,应开展工艺参数的优化工作,判定最佳的反应温度值,诸如反应时长之类,为实现稳定生产给出参数依据。依靠实施正交试验达成优化,得出草铵膦合成时最佳反应温度为 60% ,将 pH 值控制在 5 - 7 这一范围,反应要花费 4h,此条件下草铵膦的收率与纯度达最高水平。在实施生产操作阶段,必须严密控制反应的各项参数,尽量抑制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干扰,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样能实现温度、pH 值等参数的实时监控与自动调校。要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岗位操作守则和质量标杆,开展针对产品的全流程质量把控,按固定时间开展质量培训项目,增进员工质量理念,实现原辅料甄别、生产进程监控、产品出厂检查全领域包含。自事情源头防范质量差错,严格把好质量关隘,做到各批草铵膦产品质量高度同质化,为农业生产提供质量上乘、值得信赖的除草剂产品。

(三)科学评估田间使用效果,突显实际应用价值

除草剂再好,也要经得起田间试验的检验,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除草防效,能体现其应用价值。为全面评估草铵膦的田间表现,要开展大田和区组试验,考察其对不同杂草的防除效果、对农作物的安全性、与其他除草剂的配伍性能等。通过系统的田间试验,摸清草铵膦的最佳使用时期,使用剂量,使用方法等,并据此制定科学的使用技术规程,指导农民科学用药。试验表明在水稻3-4 叶期茎叶喷施草铵膦,亩用量100~120 克,可有效防除稗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效可达 90% 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3]。而在玉米生产上,则建议在玉米 5-6叶期兼施草铵膦与乙草胺,既扩大防除杂草谱,又能降低单剂除草剂用量,更加经济环保。总之开展科学的田间药效试验,建立最佳使用方案,让草铵膦的优良除草特性在大田得以充分展现,是提升其实际应用价值的关键举措。

结语

作为前景可观的新型除草剂,为现代农业生产注入腾飞动力。其以杰出的除草表现和生态特性,切实带动农作物增产且促进农业绿色化前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添力,强化生态文明成果的关键凭借。伴着现代农业科技日益进步,以草铵膦为代表的新型除草剂必将在筑牢农业根基、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上发挥更关键效能,让我们携手挺进,基于科技创新赋予的动力,环保型发展理念,一起带动农业跃进,国兴民富的光明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辉 , 朱莉莉 .L- 草铵膦化学合成研究进展 [J]. 农药学学报 ,2024,26(01):1- 7.

[2] 程峰 , 邹树平 , 徐建妙 , 等 . 生物高纯精草 : 高光学纯 L- 草铵膦生物制造的创新与发展 [J]. 合成生物学 ,2024,5(06):1404- 1418.

[3] 李斌 , 赵昌明 . 草铵膦的应用、生物合成与降解 [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3,48(04):392-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