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47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设计变更技术分析报告
高子淳
武汉大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511622198903271978
一、引言
G347 玛花项目,即南京至德令哈公路玛沁经昌玛河至花石峡公路改造工程,是青海省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鉴于项目所在地区存在大量多年冻土,其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公路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项目设计阶段即对冻土区域进行了专项设计。然而,随着施工的深入,原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技术难题,迫需进行设计变更。本报告旨在详细分析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设计变更的技术背景、变更内容、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合理性,为项目后续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二、项目概况
2.1 项目背景
G347 玛花项目作为连接青海省玛沁县与花石峡镇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沿线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冻土区域的分布,给公路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为有效应对冻土问题,项目初期即设立了冻土试验段,旨在通过科学试验与工程实践,探索适合该地区的冻土处理技术。
2.2 冻土试验段概况
本次设计变更涉及的冻土试验段位于 G347 玛花项目 ×82+100 至 K137+980 区间,总长度 7.051公里,共分为7 段。该区域属于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基,地质条件复杂,对原设计方案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设计变更背景与必要性
3.1 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原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冻土活动层变化复杂: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厚度随季节变化显著,导致路基稳定性难以保证,原设计方案未能充分考虑这一动态变化过程。
热融滑塌风险高:在冻土融化季节,路基易发生热融滑塌,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原设计方案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
地下冰发育不均:地下冰的发育程度差异大,对路基结构的影响难以准确评估,原设计方案未能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多年冻土上限埋深变化大:多年冻土的上限埋深随地形、地貌变化大,原设计方案未能充分考虑这一空间变异特性。
3.2 设计变更的必要性
鉴于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变更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保障行车安全:通过设计变更,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冻土活动层变化、热融滑塌等风险,确保公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营。
提高工程质量:设计变更有助于优化路基结构,提高公路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促进技术进步:设计变更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将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宝贵参考,推动冻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
四、设计变更内容与技术分析
4.1 变更内容概述
本次设计变更主要包括路基结构优化、排水系统改进、热融湖塘处理及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具体变更内容如下:
路基结构优化:针对冻土活动层变化复杂的问题,优化路基结构,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排水系统改进:改进排水系统,以应对热融滑塌风险,确保路基在冻土融化季节的安全
热融湖塘处理:对热融湖塘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其对路基结构造成破坏。
生态保护措施: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减少对多年冻土上限埋深变化大的影响,保护路基的生态环境。
4.2 技术分析
路基结构优化技术分析
活动层处理:针对冻土活动层变化复杂的问题,采用保温材料、加强路基保温等措施,优化路基结构。
排水系统改进技术分析:改进排水系统,采用新型排水材料和技术,提高排水效率,降低热融滑塌风险。
热融湖塘处理技术分析:对热融湖塘进行填堵、疏通等处理,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路基结构的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技术分析
植被恢复:在路基两侧种植适应冻土环境的植被,提高路基的生态稳定性。
土壤改良:对路基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其抗冻融能力,保护路基的生态环境。
五、设计变更的经济合理性分析
5.1 费用估算
设计变更涉及的费用主要包括材料费、施工费及管理费等。根据初步估算,设计变更后建安费共计 10435.569324 万元,增减相抵后增加 1889.058959 万元。
5.2 经济合理性评估
从经济合理性角度评估,设计变更具有以下优势:
长期效益显著:虽然设计变更初期投入较大,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高公路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长期效益。
风险可控: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设计变更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确保工程的安全实施。
资源节约:设计变更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六、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设计变更是基于项目所在地区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和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必要调整。通过优化路基结构、改进排水系统、处理热融湖塘及采取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变更有助于提高公路在冻土地区的建设质量和安全性能,保障行车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2 建议
加强科学研究
在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的建设过程中,加强科学研究是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建议项目团队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冻土地区公路建设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创新。通过联合攻关,针对冻土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这不仅可以优化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工程质量,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推广先进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 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的建设水平,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高精度的施工设备,可以显著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减少人为误差。同时,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如高强度、耐久性好的混凝土和钢材,可以大大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此外,还可以探索应用智能化施工管理系统,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标准的重要保障。项目团队应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计划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和责任人。同时,加强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力度,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此外,还应建立质量问题追溯机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
施工人员是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建设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教育工作力度至关重要。项目团队应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施工规范、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通过培训,使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通过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可以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施工队伍,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G347 玛花项目冻土试验段设计变更是必要且合理的。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应对冻土问题,提高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性能。同时,设计变更也具有良好的经济合理性和长期效益。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建议项目团队加强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及强化人员培训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