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西部南山伴行公路项目二期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分析报告
高子淳
511622198903271978 武汉大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昌吉州西部南山伴行公路项目(二期)作为昌吉州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提升区域交通通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本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人)、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共同承担,合同总价为人民币 227,859,471.00 元,工期为 331 天。
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路线全长具体数据虽未在合同中直接给出,但明确了项目包含路基、路面、桥梁、涵洞及交通工程等多个分项工程。其中,路基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报告将重点分析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及质量控制措施。
1.3 合同主要条款概述
合同中明确了工程质量、工期、价款支付、变更处理、质量保证金、竣工验收等关键条款。特别是关于工程质量的要求,合同明确规定勘察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需符合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标准、规范及规定,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质量评定均需达到合格标准。
二、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2.1 施工准备
2.1.1 现场勘查与测量
在施工前,项目团队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查,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同时,利用GPS 和全站仪等测量设备,精确放样出路基中线、边线及标高,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
2.1.2 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要求,项目团队提前采购了符合标准的路基填筑材料,包括砂砾石、碎石等。所有材料进场前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物理力学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2.1.3 机械设备配置
项目团队根据施工需要,配置了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并进行了全面的调试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2 路基填筑施工
2.2.1 分层填筑
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填筑法,每层填筑厚度根据压实机械性能和填料种类确定,一般不超过30cm。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和含水量,确保每层填筑质量。
2.2.2 压实作业
压实作业是路基填筑的关键环节。项目团队根据填料种类和压实度要求,选择了合适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在压实过程中,严格控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和压实遍数,确保每层填筑材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同时,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等方法对压实度进行检测,确保压实质量。
2.2.3 特殊路段处理
对于软土地基、高填方路段等特殊路段,项目团队采取了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软土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CFG 桩等进行加固处理;高填方路段采用强夯、冲击碾压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
2.3 排水系统施工
2.3.1 边沟、排水沟施工
边沟、排水沟是路基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团队根据地形地貌和排水要求,合理布置边沟、排水沟的位置和坡度。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沟槽开挖尺寸和坡度,确保排水顺畅。同时,采用符合标准的材料进行砌筑或浇筑,确保排水设施的耐久性。
2.3.2 盲沟、渗沟施工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存在地下水渗流的路段,项目团队设置了盲沟、渗沟等地下排水设施。施工
过程中,严格控制盲沟、渗沟的开挖尺寸和坡度,确保地下水能够顺利排出。同时,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进行填充,提高排水效果。
三、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项目团队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通过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
3.2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是路基施工质量的基础。项目团队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等。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使用,确保路基填筑材料的质量。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首先,加强现场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熟悉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其次,实行工序交接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此外,还加强了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监控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3.4 质量检测与验收
在路基填筑完成后,项目团队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工作。包括压实度检测、平整度检测、排水性能检测等。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路段,及时进行了返工处理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在质量检测合格后,项目团队组织了竣工验收工作,邀请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参加。通过竣工验收后,项目正式交付使用。
四、施工难点与应对措施
4.1 地质条件复杂
本项目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存在软土地基、高填方路段等不利地质条件。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并根据勘察结果制定了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软土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CFG 桩等进行加固处理;高填方路段采用强夯、冲击碾压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地质条件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条件变化带来的问题。
4.2 施工环境恶劣
本项目施工区域地处山区地带,地形起伏较大且气候条件多变。这给路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挑战。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首先加强了施工场地的平整和排水工作确保施工场地干燥稳定;其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恶劣天气条件对施工的影响;此外还加强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3 环保要求高
本项目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针对这一问题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项环保措施。首先加强了施工场地的扬尘治理工作采取洒水降尘、覆盖防尘网等措施减少扬尘污染;其次加强了施工废水和废渣的处理工作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废渣妥善处理;此外还加强了对施工噪声的控制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五、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通过对昌吉州西部南山伴行公路项目二期路基施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本项目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路基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针对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环保要求高等难点问题项目团队也采取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成功克服了各种困难和挑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5.2 展望
未来在类似项目的施工中可以进一步借鉴和应用本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措施。同时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此外还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与推广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