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路径

作者

贾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引言

市政公路工程是城市的脉络,承载着繁重的交通流量,对城市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加强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寻有效的解决路径,已成为当下城市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

1.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部分施工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市政公路工程的施工规范、技术要求了解有限。例如,在路基压实作业中,不能准确掌握压实机械的操作参数,导致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为道路后期的不均匀沉降埋下隐患。

2.质量意识淡薄

一些施工人员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忽视质量控制要点。在混凝土浇筑环节,为赶工期违规加水,改变了混凝土的配合比,使其强度大打折扣,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3.安全意识欠缺

市政公路施工环境复杂,车流量大、地下管线多。然而不少施工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安全风险,在施工现场随意穿行、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不仅危及自身生命安全,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导致工程停滞,间接影响质量管控。

(二)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1.原材料质量把控不严

一些供应商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提供的砂石料含泥量超标、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等问题时有发生。而施工方在原材料进场检验环节,检验流程不规范、检验设备陈旧,未能及时发现这些质量缺陷,致使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实体。

2.材料存储不当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材料存储条件至关重要。如钢材露天堆放,长时间受雨水侵蚀生锈,其力学性能降低,使用生锈钢材制作的钢筋骨架承载能力减弱,影响道路桥梁结构安全。另外,沥青、外加剂等材料若存储温度、湿度控制不好,也会变质失效。

3.材料使用混乱

施工现场材料领用制度不完善,常出现错用、混用材料的情况。例如,在路面施工中,将不同标号的沥青混淆使用,导致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性能指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缩短道路使用寿命。

(三)施工工艺不规范

1.路基施工问题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但实际操作中,存在路基填方厚度超标问题,每层填方厚度超过规范允许值,使得压实机械无法有效压实深层土体,造成路基土体空隙率大,在雨水渗透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变形。此外,路基边坡防护不及时,长时间暴露在外受雨水冲刷,易引发边坡坍塌事故,危及道路整体安全。

2.路面施工问题

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控制不当,过快会导致路面平整度差,出现波浪、拥包等病害;过慢则会造成沥青混合料温度散失过快,影响压实效果。同时,压路机的碾压顺序、遍数不符合工艺要求,也会使路面压实度不均匀,降低路面的抗滑、耐磨性能。

3.桥梁施工问题

对于市政桥梁工程,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工艺应用广泛,但部分施工队伍在挂篮安装、调试环节操作不规范,挂篮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在浇筑过程中挂篮变形过大,致使梁体线形不顺、结构内力分布异常,严重影响桥梁的承载能力与外观质量。

(四)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1.内部质量自检流于形式

施工企业虽设有质量自检部门,但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有限,且受企业利益驱使,自检过程中往往敷衍了事,对一些明显的质量问题视而不见,不能真正发挥质量把关作用。

2.监理工作不到位

部分监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旁站监理不严格,未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如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监理人员未实时监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导致桩身出现断

桩、缩颈等质量缺陷未被及时发现和纠正。

3.质量监督部门监管乏力

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受限于人力、物力,对市政公路工程的监管覆盖面有限,且多为事后监管,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此外,监管处罚力度不够,对一些违规施工企业未能形成有效震慑。

三、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一)加强施工人员队伍建设

1.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施工企业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专业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技术骨干进行授课,内容涵盖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如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桥梁结构施工要点、工程机械操作规范等。

2.增强质量与安全意识

开展质量与安全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现场警示等形式,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二)完善材料管理机制

1.严格原材料质量检验

建立严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审查,选择优质供应商合作。加强原材料进场检验,配备先进的检验设备,如高精度砂石筛分仪、水泥安定性检测仪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验,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拒收。同时,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复查,确保材料质量稳定可靠。

2.规范材料存储管理

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建设适宜的存储场地。钢材应存放在防雨、防潮的仓库内,并垫高离地,防止生锈;砂石料应分区堆放,设置围挡,避免混料和泥土污染;沥青、外加剂等材料要存放在专用储罐或封闭库房内,严格控制存储温度、湿度。制定材料存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的日常保管与巡查,确保材料存储条件符合要求。

3.优化材料领用流程

建立信息化材料领用系统,施工人员根据施工任务提前在系统中申请领用材料,详细注明材料名称、规格、数量、使用部位等信息。仓库管理人员依据申请进行发料,并通过系统实时记录材料流向。定期对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盘点核对,防止材料错用、混用,确保材料使用的精准性。

(三)规范施工工艺执行

1.加强施工技术交底

在每道工序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技术参数、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确保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施工要求。同时,要求施工班组签字确认,明确责任,保证技术交底落实到位。

2.强化施工过程监控

在路基施工中,利用测量仪器实时监测路基填方厚度、边坡坡度等参数,一旦发现偏差立即整改。在路面摊铺和碾压过程中,采用自动化平整度检测设备、压实度检测仪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摊铺机和压路机的作业参数。对于桥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挂篮的安装、移动、浇筑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挂篮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梁体线形和结构内力符合设计要求。

四、结论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员、材料、工艺、监管等多个方面。针对当前存在的常见问题,通过加强施工人员队伍建设、完善材料管理机制、规范施工工艺执行以及健全质量监管体系等一系列解决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市政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打造出优质、耐久、安全的城市道路,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推动城市向着高质量、可持续方向迈进。在未来的市政公路工程建设中,仍需持续关注质量管理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方法,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参考文献:

[1]张伟.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及应对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18):165-167.

[2] 陈晨.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交通世界,2022(30):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