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及优化策略
余建
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摘要: 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成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与可持续运营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剖析风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四个关键控制点,即基础施工安全、风机安装安全、电气系统施工安全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管理。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详细分析其潜在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构建全面、高效的风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提升风电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风电项目;施工安全;关键控制点;优化策略
一、引言
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风电项目施工环境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从基础施工的地质条件不确定性,到风机安装的高空作业与大型设备操作,再到电气系统施工的电气安全隐患以及施工人员管理的复杂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危及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项目进度与企业声誉。因此,深入研究风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及优化策略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施工安全管理
(一)风险因素分析
1. 地质条件复杂性
风电项目基础施工需深入地下,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差异显著。如在山区,可能遭遇岩石层、断层等复杂地质结构,增加钻孔、爆破等施工难度与风险。在软土地带,地基承载力不足,易导致基础沉降或倾斜。
2. 基坑开挖风险
基坑开挖深度大、面积广,易发生坍塌事故。若开挖过程中未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支护或支护不当,在雨水冲刷、土体自重等因素作用下,基坑边坡可能失稳坍塌。同时,基坑内积水若未及时排除,会浸泡基础,影响基础强度与耐久性。
(二)优化策略
1. 地质勘探精细化
施工前采用多种地质勘探手段,如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施工场地地质情况。根据勘探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基础施工方案,对可能遇到的地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例如,在复杂地质区域,提前组织地质专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合理的钻孔工艺与爆破参数,必要时调整基础设计方案,确保基础施工安全。
2. 基坑支护与排水标准化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设计要求进行基坑支护施工,根据基坑深度、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土钉墙、排桩支护等,并加强支护结构的监测与维护。同时,完善基坑排水系统,在基坑周边设置截水沟,在坑底设置集水井与排水泵,确保基坑内无积水。
三、风机安装安全管理
(一)风险因素分析
1. 高空作业风险
风机安装涉及大量高空作业,如塔筒安装、机舱与叶轮组装等。施工人员在高处作业时,面临坠落风险。若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安全带质量不合格、安全网破损或未正确安装,以及登高设备故障,如塔吊、升降机运行不稳定,都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
2. 大型设备吊装风险
风机部件重量大、体积大,吊装过程中对吊装设备与操作人员要求极高。若吊装设备选型不当,如起重机起重量小于风机部件重量,或吊装设备未定期维护保养,存在故障隐患,如制动器失灵、吊钩变形等,容易引发风机部件坠落事故。此外,吊装作业现场指挥不当、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如吊装速度过快、吊装角度不合理等,也会增加事故发生概率。例如,在一次风机机舱吊装过程中,由于现场指挥混乱,起重机司机误操作,导致机舱与塔筒碰撞,造成机舱外壳损坏,险些引发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优化策略
1.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强化
选用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并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加强对登高设备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定期进行检测、保养与维修,严禁使用故障设备。同时,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与高空作业操作规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吊装作业规范化
根据风机部件重量、形状、安装高度等因素,合理选择吊装设备,并确保吊装设备性能良好、运行稳定。在吊装作业前,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明确吊装顺序、吊装速度、吊装角度等操作要求,并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加强吊装作业现场管理,设置专人负责指挥,严格遵守吊装操作规程,严禁违规操作。
四、电气系统施工安全管理
(一)风险因素分析
1. 电气触电风险
电气系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接触大量电气设备与线路。若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不良,如电缆绝缘层老化、破损,电气设备未接地或接地不良,以及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如未按规定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品,容易发生触电事故。2. 电气火灾风险
电气系统施工中,若电气线路连接不牢固、短路、过载等,可能产生电火花或电弧,遇到易燃、易爆物质,如电缆绝缘材料、油漆等,容易引发电气火灾。此外,电气设备散热不良,如变压器长时间运行温度过高,也可能引发火灾。
(二)优化策略
1. 电气安全防护升级
加强对电气设备与线路的绝缘性能检测,在施工前对所有电气设备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对电缆进行耐压试验,确保绝缘性能良好。严格按照电气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接地施工,确保电气设备接地可靠。为施工人员配备齐全、合格的电气安全防护用品,并监督其正确佩戴与使用。例如,建立电气设备绝缘性能检测记录档案,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对绝缘性能不达标的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
2. 电气施工质量管理严格化
加强对电气线路连接质量的检查,确保线路连接牢固、无松动、无短路、无过载等情况。在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保证设备安装位置正确、散热良好,如为变压器等设备设置合理的散热通道与通风设施。同时,建立电气施工质量追溯体系,对电气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定位与解决。
五、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一)风险因素分析
1. 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风电项目施工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土建、机械、电气等,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然而,部分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不足,对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安全规范等不熟悉,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
2. 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一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在施工过程中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如违规操作、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擅自进入危险区域等。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还可能对其他施工人员造成伤害。
六、结论
风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施工安全、风机安装安全、电气系统施工安全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是其中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各关键控制点的风险因素深入分析,并实施相应的优化策略,如精细化地质勘探、标准化基坑支护与排水、强化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规范化吊装作业、升级电气安全防护、严格化电气施工质量管理、完善人员专业培训体系以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等,可以有效降低风电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风电项目的顺利建设与运营,推动风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风电项目施工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措施,适应风电项目建设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辉, 李静. 陆上风电工程安全管理的难点及改进策略[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4, 20(1): 101-104+187.
[2] 陈俊峰, 刘华. 风电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24, 42(5): 65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