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能源系统中的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效能分析

作者

姚立朋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4

引言

能源是推动当代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之一,其高效调控与使用对于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热工自动化的技术手段,作为能源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具备大幅提升整体效率的能力。本篇文章着重于研究热工自动化技术在能源体系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对它的效能进行详尽评估,进而阐释其在能源行业中的巨大潜力与重要性。

1.热工自动化技术相关理论

(1)控制理论:是热工自动化的核心理论,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用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控制,如 PID 控制,广泛应用于热工设备的温度、压力控制。现代控制理论则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能够实现更复杂的控制任务,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在大型能源系统的综合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2)传感器技术理论:传感器是获取热工参数的关键设备,其理论基础涉及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基于不同的原理工作,如热电偶基于热电效应测量温度,压力传感器基于应变效应测量压力。传感器技术理论确保了热工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计算机技术理论:计算机在热工自动化中用于数据处理、控制算法实现和系统监控。计算机技术理论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等。通过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对热工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系统的管理效率。

(4)系统工程理论:热工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设计和优化。系统工程理论强调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系统的最优性能。在能源系统中,系统工程理论用于协调不同热工设备之间的运行,提高能源系统的整体效率。

2.能源系统中的热工自动化技术应用

2.1 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1)火力发电应用

在火力发电领域,热工自动化技术在锅炉和汽轮机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在锅炉方面,自动化系统可实时监测燃料量、风量、水位等参数,并根据发电负荷自动调整,确保燃料充分燃烧,提高锅炉效率。例如,通过精确控制燃料与空气的比例,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在汽轮机环节,热工自动化技术能实现对转速、功率、蒸汽参数的精准控制,保证汽轮机稳定运行。当电网负荷变化时,自动化系统可快速调整汽轮机的进汽量,实现负荷的平稳调节。应用热工自动化技术后,火力发电的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污染物排放降低,同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误差和劳动强度,提高了发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水力发电应用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水力发电的水轮机控制和水库调度方面有重要应用。在水轮机控制上,自动化系统可根据水库水位、流量和电网负荷,精确调节水轮机的导叶开度和转速,使水轮机始终运行在高效区。在水库调度方面,通过实时监测水库水位、入库流量等数据,自动化系统能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优化水资源利用。这种应用的优势明显,不仅提高了水能的转换效率,增加了发电量,还能有效应对洪水等自然灾害,保障水利设施和下游地区的安全。

(3)新能源发电应用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中也有广泛应用。在太阳能发电中,自动化系统可控制太阳能电池板的跟踪装置,使其始终对准太阳,提高光能转换效率。同时,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温度、电压、电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在风能发电中,热工自动化技术用于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桨距角和偏航系统,根据风速和风向自动调整机组状态,提高风能捕获效率。然而,新能源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热工自动化技术在应对天气变化、间歇性发电等方面还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2 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1)集中供热应用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集中供热的热源、热网和热用户环节均有重要应用。

在热源处,自动化系统可根据热负荷需求,精确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热网方面,通过监测热网的压力、流量和温度,自动化系统能实现水力平衡调节,确保热量均匀分配。对于热用户,可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供热流量,实现按需供热。应用热工自动化技术后,集中供热的能源浪费减少,供热质量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得到显著提升。

(2)工业供热应用

在工业供热过程中,热工自动化技术实现了精准控制。通过对供热设备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供热需求得到精确满足。例如,在化工生产中,精确控制反应釜的加热温度,保证化学反应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显著的节能效果,通过优化供热过程,减少了能源的不必要消耗,降低了工业生产成本。

2.3 其他能源系统应用

(1)石油化工能源系统应用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石油化工能源系统的反应过程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自动化系统可实时监测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根据反应要求精确控制原料的投入量和反应条件,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参数进行实时预警和控制,保障生产安全。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石油化工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减少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石油化工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建筑能源系统应用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建筑能源系统的空调、照明等方面实现了节能应用。在空调系统中,自动化系统可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模式和风量,降低能源消耗。在照明系统中,通过光传感器和时间控制器,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控制,根据自然光照强度和时间自动开关灯具。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还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和管理效率,为建筑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

3.能源系统效能分析的方法与指标

(1)在进行能源体系效率评估时,涉及到的手段主要分为量化与质化两大类。量化手段依托于数据支撑和数学模型,能够借助多种工具及技术对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测量。譬如,能源体系的热效率可通过对比能源的投入与产出比率来得出评估结果。质化手段则注重于系统的运作与管理层面,一般通过调研、监查和交谈等手段搜集相关信息。将这两种手段相融合,能够实现对能源效率的全方位评价,便于发掘和利用潜在的优化空间。

(2)评价能源体系效率的指标是衡量其性能的核心因素。这些指标通常涵盖能源消耗量、能源转换率、碳排放量以及资源使用效率等。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能源系统在一定周期内的总能耗,是判断系统能源效率的主要标准。能源转换率则揭示了系统将投入能源转换为有效能量的能力,高效能源体系应具备较高的转换率。同时,碳排放量作为考量系统对环境影响的指标,也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点。资源使用效率则关注于能源体系在资源利用上的可持续性,包括对原材料、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3)为了对能源体系的效率进行深入分析,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指标。通过数据搜集与分析,能够发现系统中的瓶颈和问题区域,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这可能包括技术的更新换代、设备的优化调整、运营管理的改善以及员工技能的培训提升等。同时,定期进行的效率分析有助于持续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变化的需求和目标。

结束语

热工自动化技术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是提高效能和可持续性的关键。热工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能源系统效能的提升,为我们创造更加高效、可持续和环保的能源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明.能源系统智能化管理与优化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境科学,2021,34(4):289-304。

[2]王红,张强.电力系统智能化调度与优化方法研究[文献标识码].电力自动化设备,2020,40(7):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