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疝气的真相:什么是无张力修补术?

作者

张栋

桂林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桂林 54100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疝气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就像一个潜伏在身体里的“小麻烦”,给不少人带来困扰。但你真的了解疝气吗?尤其是治疗疝气常用的无张力修补术,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疝气以及无张力修补术的神秘面纱。

认识疝气

疝气,其实是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最常见的疝气类型是腹股沟疝,多发生于男性,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即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回纳消失。除了腹股沟疝,还有脐疝、股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病原因。

疝气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腹壁强度降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像某些先天性的腹壁发育不全,或者后天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等导致的腹壁薄弱。另外,腹内压力增高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的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都会使腹内压升高,促使腹腔脏器通过薄弱的腹壁突出形成疝气。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肌肉萎缩、腹壁强度下降,疝气的发病率可高达 11.6‰ ,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在婴幼儿群体中,因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腹股沟疝也较为常见,早产儿的发病率更是高于足月儿。

传统疝气修补术的局限性

在过去,传统的疝气修补术是治疗疝气的主要手段。这种方法主要是将疝囊高位结扎,然后把缺损周围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疝气问题,但存在明显的弊端。由于是强行拉拢组织,缝合处会承受较大的张力,患者术后往往会感到剧烈疼痛,恢复时间也比较长。而且,因为组织在高张力状态下愈合,复发的几率相对较高,大约在 10% -15%左右。这就好比用一根紧绷的橡皮筋连接两块布,橡皮筋很容易断裂,疝气也就容易复发。

一项针对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中,术后疼痛评分普遍较高,在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多数患者评分达到6-8 分(满分 10 分),且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止痛药物。同时,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长达 7-10 天,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所需时间更是长达 1-3 个月。不仅如此,随访数据显示,在术后 1-2 年内,复发率高达 12% 左右,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无张力修补术的原理

无张力修补术的出现,为疝气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人工合成的补片材料,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对腹壁缺损进行修补。简单来说,就是在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放置一块补片,就像给破损的衣服打了一块补丁,加强腹壁的强度,阻止腹腔脏器再次突出。补片的材质有多种,常见的有聚丙烯、聚酯等,这些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植入人体后能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形成牢固的修复结构。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先找到疝囊,将其游离并回纳到腹腔内。然后,根据疝环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补片。补片的放置位置和固定方式很关键,一般会将补片平铺在腹壁缺损处,并用缝线或专用的固定钉将补片固定好,确保补片与周围组织紧密贴合,为腹壁提供持久的支撑。以聚丙烯补片为例,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感染能力,在植入人体后,会逐渐被纤维组织包裹,与周围组织融为一体,增强腹壁的强度。研究发现,补片植入后,大约在 1-2 周开始有纤维组织长入,3-6 个月时,补片与周围组织形成稳定的粘连结构,大大提高了腹壁的抗疝能力。

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

1.疼痛明显减轻

与传统手术相比,无张力修补术由于没有对组织进行强行拉拢,术后疼痛大大减轻。很多患者在术后当天就能下床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临床研究显示,接受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 VAS 疼痛评分多在 2-4 分,多数患者无需使用强效止痛药物,且术后当天即可在搀扶下行走,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2.恢复时间缩短

患者术后恢复快,一般术后 1-2 天就可以出院,正常情况下 1-2 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据统计,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仅为 2-3 天,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较传统手术缩短了约 80% ,使患者能够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3.复发率低

通过补片加强腹壁强度,使得疝气复发的风险显著降低。据统计,无张力修补术的复发率可控制在 1%-3% 左右,远低于传统手术。这就像给薄弱的腹壁加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网,让疝气难以“卷土重来”。一项多中心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在对接受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随访 5 年后,复发率仅为 2.1% ,而传统手术组在相同随访时间内复发率高达 14.7% 。

4.适用范围广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儿童,无论是初发疝气还是复发疝气,无张力修补术都能适用。对于一些合并有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也能耐受该手术。

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式

1.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通过在腹股沟区做一个小切口,直接将补片放置在疝环周围,进行修补。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相对简单,医生对手术视野的把控较为直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疝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疝囊、精索等结构,准确地进行疝囊游离和补片放置。对于一些疝环较小、病情较为简单的患者,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的优势。

2.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该手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借助腹腔镜的帮助,将补片放置在腹壁缺损处。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双侧疝气或复发疝气的患者。在腹腔镜下,医生可以全面观察双侧腹股沟区的情况,同时处理双侧疝气,且对腹腔内其他脏器的干扰较小。对于复发疝气患者,腹腔镜手术能够避开原手术区域的粘连,更清晰地暴露疝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不过,腹腔镜手术对设备和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费用也相对较贵。

术后注意事项

接受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促进身体恢复,降低复发风险。术后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一般建议术后 3 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6 个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因为腹压增加可能导致补片移位或疝气复发。同时,积极治疗慢性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疾病。饮食方面,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营养均衡。有研究表明,术后不遵守医嘱过早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疝气复发风险较遵医嘱患者高出 3-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