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协同发展策略浅议

作者

李亚新

廊坊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一、引言

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是两个紧密相关且相互影响的领域。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镇、乡、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旨在实现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而土地管理则是国家为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和监督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性措施。两者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城乡空间品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常常存在脱节现象,引起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发展空间失衡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研究者和工作人员深入探讨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协同发展策略,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内在联系

城乡规划不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与导向,更是其得以高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作为对城乡空间发展的宏观蓝图,城乡规划明确了城乡发展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用地规划,为土地资源的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的划分,城乡规划有效地引导并约束了土地开发行为,保证了土地管理活动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

与此同时,土地管理作为城乡规划得以落地的关键工具,通过土地供应策略、土地出让程序以及严格的土地监管措施,将城乡规划的战略意图与具体要求精确地转化为一块块具体的土地操作实践[1]。土地管理的有效实施,不仅保障了城乡规划的稳步前行,确保了规划蓝图中所设定的各项建设任务能够逐一实现,而且还运用灵活调整土地用途、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等方式,进一步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

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展现出一种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城乡规划以其前瞻性的视角和战略性的布局,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和科学依据,促进土地管理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土地管理的严格实施,作为城乡规划落地的坚实后盾,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然而,这种紧密关联并不是毫无制约的,城乡规划的任何调整都可能对土地管理的实施效果产生深远影响,而土地管理的严格限制条件也构成了对规划灵活性的某种制约,要求规划者在制定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土地管理的现实约束,保证规划方案既富有前瞻性又具备可操作性。

三、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规划与实际执行之间的脱节。在规划方案的制定阶段,由于实地调研的深度不够以及公众参与度不足,规划内容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捕捉到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规划方案在实际操作中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而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规划所设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

其次,土地资源低效利用。一方面,城乡规划缺乏科学统筹,导致部分区域开发强度过高,而另一些区域则存在闲置或低效用地,土地利用碎片化严重。另一方面,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未能有效监督与调控土地利用效率,致使土地资源浪费与不合理配置并存,制约了城乡可持续发展。

再次,城乡发展空间失衡。由于历史原因、发展策略的差异以及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城市与农村在发展空间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地区往往享有更多的发展资源和机遇,而农村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不均衡的发展空间导致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影响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和效果。

最后,法规政策不完善。当前,相关法规政策体系尚不健全,城乡规划法规与土地管理法规之间存在衔接不畅、相互制约的问题[2]。一方面,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规划内容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存在滞后性和不适应性问题,难以契合

城乡快速发展的步伐和需求变化。

四、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协同发展策略

(一)加强规划与实施的有效衔接

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必须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考量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未来趋势,加强实地调研工作,并广泛吸纳公众参与,以确保规划方案既贴合实际又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规划评估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优化规划方案,保证其适应城乡发展的新变化。此外,强化规划的实施监管同样不可忽视,应建立健全的规划实施监管机制,严格监督和管理规划执行过程,确保规划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对于任何违反规划的行为,必须采取严肃处理措施,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从而推动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有效协同。

(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一方面,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是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需依据城乡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土地资源的自然禀赋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同时,精准识别低效用地,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相关工作,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城中村以及特色空间资源的盘活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土地监管和执法力度,应建立健全土地监管体系,全面加强对土地开发、利用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对违法用地、违规建设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而切实维护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保障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促进城乡发展空间均衡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城乡间的紧密联系与互动,借助城乡规划的力量,引导城乡空间布局向更优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此外,还应特别注重农村地区的发展,保证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时,充分顾及农村地区的利益诉求与实际需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实施土地整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全面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要促进城乡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明确规划的法律地位与效力,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这就要求相关规划者和具体操作人员,不仅注重法规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要加强对规划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升公众对规划法规的认知度和遵守意识,形成良好的规划法治氛围[3]。与此同时,针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求,应及时修订和完善土地管理法规政策,保证其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加强对这些法规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力度,保障法规政策能够切实落地生根。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的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城乡融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规划与实施的有效衔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发展空间均衡及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等策略,可以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未来,应持续深化两者间的协同机制,以创新引领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卢雅薇.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协同发展策略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4,(15):38-40.

[2]文超祥,何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209.317.

[3]李蓉.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剖析[J].冶金管理,2023,(2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