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

作者

程琛

武汉平旦岩土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随着建筑物老化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增加,房屋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和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提供技术支持。

一、加固设计原则

1.1 加固设计的基本概念

加固设计是指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增强、修复或改造,以提升其承载能力、耐久性、抗震性能等,满足新的使用要求或适应环境变化的设计过程。当建筑结构因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使用功能改变、自然老化或遭受自然灾害等出现性能下降时,加固设计应运而生。它并非简单的修补,而是综合运用结构力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合理选择加固方案,使结构恢复或超越原有性能水平。例如,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时,需对原结构进行加固设计,确保其能承受新的荷载与功能需求,同时兼顾建筑外观与空间布局的调整,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建筑价值的提升。

1.2 结构加固设计的考虑因素

结构加固设计需综合考量众多因素。首先是结构现状,全面检测原结构的材料性能、损伤情况、承载能力等,如通过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了解结构实际状况,为设计提供准确依据。其次,明确加固目标,是提高承载能力、增强抗震性能,还是改善耐久性等,不同目标决定不同设计方向。再者,考虑施工可行性,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如场地空间、周边环境等,确保加固方案可实施,避免复杂施工工艺在狭窄场地难以开展。同时,兼顾经济成本,在满足加固要求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对比不同材料、技术的成本,优化设计,实现经济与安全的平衡。此外,还需遵循相关规范标准,确保加固设计合法合规,保障结构长期安全。

1.3 加固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技术应用

在加固设计中,材料选择与技术应用至关重要。材料方面,优先选用高强、轻质、耐腐蚀且与原结构兼容性好的材料。碳纤维材料因高强度、重量轻、抗腐蚀,常用于粘贴加固,如碳纤维布粘贴在混凝土梁、板提升抗弯能力;钢材强度高、可焊接,用于增大截面、增设支撑等加固,如用型钢加固混凝土柱。在技术应用上,植筋技术实现新增构件与原结构可靠连接,保证结构整体性;体外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改善结构受力,提高承载能力,适用于大跨度结构加固。选择时,综合结构特点、加固需求及材料技术特性,如对砌体结构加固,可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技术,搭配合适的水泥砂浆与钢筋材料,达到最佳加固效果。

二、加固施工技术应用

2.1 加固施工工艺流程

加固施工工艺流程严谨有序。施工前,全面复查原结构状况,再次确认设计依据准确无误,并做好现场清理与安全防护。接着进行材料准备,严格检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以混凝土结构增大截面加固为例,首先对原构件表面处理,凿毛、清洗,露出坚实基层,增强新旧混凝土粘结力。然后绑扎新增钢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固定,保证钢筋间距、锚固长度等符合规范。支设模板,确保模板牢固、密封,防止漏浆。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浇筑速度、高度,采用合适振捣方式,保证混凝土密实。施工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根据气温、湿度条件,采取洒水、覆盖等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最后拆除模板,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2.2 常见加固施工技术介绍

常见加固施工技术多样。粘贴加固技术,将碳纤维布、钢板等粘贴在结构表面,利用其高强度提高结构承载能力,施工简便、对原结构损伤小。如在混凝土梁受拉区粘贴碳纤维布,提升抗弯性能。增大截面加固技术,通过增加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如在混凝土柱、梁外包混凝土,提高承载能力,适用于多种结构形式。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结构外部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刚度与承载能力,常用于桥梁、大跨度建筑加固。此外,还有植筋锚固技术,用于新增构件与原结构连接,通过钻孔、植筋、灌注粘结剂,使新增钢筋与原结构可靠锚固,保证结构整体性,不同技术适用于不同结构类型与加固需求。

2.3 加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监测

加固施工质量控制与监测是保障加固效果的关键。质量控制从材料进场开始,对每批材料严格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旁站监督,如混凝土浇筑时,检查浇筑工艺、振捣质量;粘贴加固时,确保粘贴牢固、平整。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如对植筋进行拉拔试验,检测锚固强度。施工监测方面,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对结构变形实时监测,如在增大截面加固施工中,监测柱、梁的垂直度与沉降,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施工。利用应变片、传感器监测结构受力变化,确保施工过程结构安全,通过质量控制与监测,保障加固工程质量可靠。

三、加固效果评估

3.1 加固效果评估指标

加固效果评估指标涵盖多方面。结构承载能力是核心指标,通过现场荷载试验,模拟实际受力情况,检测加固后结构能否承受设计荷载,判断承载能力是否提升至设计要求。结构变形指标也很关键,测量加固后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挠度等,与规范允许值对比,评估结构刚度恢复情况。材料性能指标,检测加固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等,如碳纤维布的拉伸强度、钢材的屈服强度,确保材料在长期使用中性能稳定。此外,还有结构外观指标,检查加固后结构表面有无裂缝、缺陷,节点连接是否牢固,从多维度全面评估加固效果,保障结构安全可靠。

3.2 加固效果的检测与验证方法

检测与验证加固效果方法多样。非破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如超声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缺陷,判断加固后混凝土密实度;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评估加固效果。对于钢结构加固,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测焊缝质量,确保连接可靠。荷载试验是验证加固效果的直接方法,对结构分级加载,观测结构变形、裂缝开展等情况,根据试验结果判断加固是否达到预期。此外,利用结构监测系统,长期监测结构的应力、应变、振动等参数,分析结构性能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通过多种检测与验证方法,准确评估加固效果。

3.3 加固设计与实际施工效果比对分析

加固设计与实际施工效果比对分析有助于总结经验、改进设计与施工。将设计预期承载能力、变形控制等指标与实际检测结果对比,若实际承载能力低于设计值,分析原因,可能是施工工艺不当,如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影响强度;也可能是材料质量偏差,如钢材实际强度不足。在结构变形方面,若实际变形超出设计允许范围,检查设计是否考虑周全,或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通过比对分析,对设计方案不合理处优化,完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措施,为后续加固工程提供参考,不断提高加固设计与施工水平,保障加固工程质量与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增强抗灾能力,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明,李磊.(2023).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原则与实践.结构与建筑工程学报,(2),45-56.

[2]王阳,刘芳.(2024).加固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研究.建筑工程技术,(3),112-125.

作者简介:姓名:程琛(出生 1988 年 3 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应城,职业:结构设计,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既有建筑结构改造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