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杨斌红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6204
引言
后勤服务是国有企业运营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食堂、餐饮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企业效能与员工福祉。目前,国有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因为一些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明显滞后,无法跟上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为解决此问题,亟须挖掘出行政后勤服务的潜在价值。
1 企业行政后勤的职能与重要性
企业行政后勤工作涵盖诸多方面,在物资管理上,从办公用品的采购、储备到发放,都需精准把控。例如,依据各部门的实际需求和过往消耗数据,合理制订采购计划,避免物资积压或缺货情况。在设施维护方面,无论是办公区域的水电设施,还是生产车间的大型设备,都要定期巡检、及时维修。某制造企业因忽视了设备的日常维护,导致关键设备突发故障,生产线停滞数天,经济损失惨重。安全保障更是重中之重,包括消防安全、信息安全及人员安全等。通过完善的安保制度、门禁系统及安全培训,为企业营造安全、稳定的运营环境。行政后勤在企业运营中犹如基石。它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支持,保障各部门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优质的行政后勤服务能使员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进而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良好的后勤保障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2 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的迫切性
在新时期,企业行政后勤服务工作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效率、各部门的协同效果,以及企业的整体形象与运营成本。若仍采取一些传统的行政后勤服务模式,将阻碍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转型升级现状分析可知,由于一些企业领导将转型注意力集中在业财一体化、融投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拖了后腿”。为此,应对行政后勤服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采取全新的服务管理策略,以提升服务的质量。
3 国有企业行政后勤管理现存问题
3.1 行政后勤管理制度约束性欠佳
行政后勤管理部门比较独立,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现行制度约束性不强,导致该部门相关工作的规范性不强,行政后勤管理的专业性、工作效率等也受到影响。国有企业内部实行部门制度期间,行政后勤管理制度和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的协同性不强,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很难对行政后勤管理起到约束作用。鉴于行政后勤工作人员在制度中的职责划分比较模糊,所以经常出现工作无人负责、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行政后勤工作效率。行政后勤工作人员更多依靠工作经验,精细化管理方法、理念并未完全体现在制度中,容易导致行政后勤管理漏洞,甚至是制度僵化问题。
3.2 行政后勤人才紧缺
行政后勤相关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工作种类繁多。个别工作人员始终受传统思维禁锢,不仅提供行政后勤服务缺乏创新,而且工作思路灵活性不高,很难按照行政后勤管理需求做出调整,降低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纵观国有企业行政后勤部门的人员团队,一些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难免会在工作中受固有理念与思维的影响,对精细化管理的了解不够。针对此类问题,国有企业在开展精细化管理期间,需要做好现有行政后勤工作人员的培训,实现后勤管理人才价值最大化,以免因为人才问题而降低国有企业整体竞争力。
4 企业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4.1 构建行政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
第一,增强国有企业中档案管理制度的协调性。针对国有企业各部门的工作现状,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增强各部门的协调性。通过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二,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办公用品与办公设备的管理制度。因为国有企业采购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数量较多,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约束,才能保证采购全过程的公开性、合法性,以免采购人员实际采购用品和设备质量不过关,或未按采购计划执行。第三,构建精细化奖惩制度。行政后勤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对已有的奖惩机制进行精细化管理升级。一方面,通过奖惩制度激励行政后勤人员,使其能够端正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员工在工作中的失误,按奖惩制度进行惩处,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4.2 提供营养、健康的餐饮服务和优质用餐环境
目前,企业员工普遍非常关注口味、营养、健康等情况,可从如下方面开展工作:(1)营养科学。科学合理进行饮食搭配,在健康营养的基础上,改善口味,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餐饮。(2)环境温馨。提供一个较好的就餐环境,让员工感觉到温馨、卫生和舒适,创造为员工提供愉快交流的条件。(3)饮食健康安全。固定饮食原材料来源渠道,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尽量降低费用,标准化作业流程,保证加工制作和存储安全。
4.3 企业食堂安全管理
4.3.1 食材采购和储存
采购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把握不好,后面的一系列安全工作都是空谈。其制度应包括采购计划审批、质量标准和供应商资质审查等;采购后的配送应根据食材种类、特性明确运输、包装等使其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并制定到货后的验收标准和流程。对于食材的储存,要制定详细的规范和标准。根据食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科学分类储存,并设置明显的标识。
4.3.2 食品加工和制作
建立健全全面的食品加工和制作管理规范。其规范对各类菜品(如凉菜、热菜、面点等)的制作从食材的选用、预处理、粗加工、烹饪加工到成品的包装储存,每个环节都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及标准,确保食品加工和制作过程的卫生和安全,为就餐员工提供安全可口的食品,同时,设立专业的质量监控人员,对食品加工和制作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把关。
3.5 推进“智慧后勤”建设工程
“智慧后勤”建设工程以党建引领推进服务数字化转型。开发智慧后勤微信小程序,实现后勤服务“掌上办”。整合食堂就餐、宿舍维修、班车预约、物业保修等功能,员工可随时提交服务需求。建立智能化服务响应机制,后勤部门收到需求后及时分派处理,处理过程全程可追踪。引入智能化设备设施,应用智能结算系统、智能门禁、智能水电表、智能调度系统等,实现精细化管理。发挥党组织在智慧后勤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参与系统设计和功能完善,推动智慧后勤建设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智慧后勤工程的建设,服务响应速度明显提升,工单处理时间大幅缩短。智能化设备应用极大提高了就餐效率,宿舍管理投诉明显减少,车辆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建立后勤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重点场所、关键环节实时监控,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结束语
国有企业后勤管理的提升与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职工期望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要求是无限且持续的,后勤部门不仅要关注服务的直接供给,更要注重服务流程的优化与技术创新,实现后勤管理与企业整体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华山,周龙恩.企业后勤服务质量提升模式与业务实践研究[J].石油商技,2024,42(3):87-91.
[2]陈波.浅析提升企业行政后勤管理效率的路径[J].梅山科技, 2024(1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