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建设项目中“保姆式”党务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崔楠翊

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分公司LNG项目管理中心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一、引言

工程建设项目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工作不仅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保障,更是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核心力量。然而,工程建设项目往往面临着人员流动性大、党务工作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导致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难以充分发挥其引领和保障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的培训模式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的“保姆式”党务培训模式,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创新探索。该模式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和精细化的表格化管理,为党务工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提升业务能力,从而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为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工程建设项目党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人员流动性大,党务工作衔接困难

工程建设项目通常具有周期长、任务重、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流程和要求不熟悉,工作衔接不畅,严重影响党建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种流动性不仅增加了党务工作的管理难度,还可能导致党建工作与项目实际脱节,削弱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例如,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人员的快速流动使得党组织难以有效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党务工作能力不足,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党务工作者缺乏系统的党务知识培训,导致党务工作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党建工作要求。部分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的流程和规范不熟悉,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党务工作者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时往往力不从心。例如,一些项目中的党务工作者对“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发展程序等基本内容掌握不牢,导致党建工作形式化、走过场。

(三)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不足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务工作难以融入项目管理全过程。这种脱节不仅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还导致党建工作难以在项目管理中发挥引领作用。例如,党建活动未能深入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精细化管理中党建的引领作用不明显。部分党组织未能有效将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等核心任务紧密结合,导致党建工作在项目推进中缺乏抓手。

三、“保姆式”党务培训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一)内涵

“保姆式”党务培训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精细化的培训方式,旨在为党务工作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培训支持。通过建立系统化的培训课程、精细化的表格管理以及持续的跟踪指导,全面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确保党建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二)特点

1.系统化培训课程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全年培训计划,涵盖党务基础知识、工作流程、实际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课程,并结合近期党建实际工作有针对性进行培训,确保党务工作者全面掌握党务工作技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

一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等形式,提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党建与业务融合能力提升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开展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工程建设、如何通过党建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如何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等。例如,通过学习其他支部优秀案例,帮助党务工作者掌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三是党务工作规范化培训

开展党务工作流程和规范的培训,包括“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发展程序、党组织换届等内容。通过模拟操作和实操演练,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确保党建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四是党建品牌创建与创新

培训内容涵盖党建品牌创建的思路、目标和路径,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帮助党务工作者打造具有特色的党建品牌。

五是红色文化与现场教学

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历史责任感。

2.精细化表格管理

将业务流程固定化,明确工作流程、时间节点、材料模板等,通过建立详细的表格,方便党务工作人员对照执行,按照模板修改,减少工作业务量,对党务工作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党务工作有章可循。

3.持续跟踪指导

培训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党务工作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做好后续跟踪,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落地生根。

四、“保姆式”党务培训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系统化培训课程体系

1.党务基础知识培训

党务基础知识是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组织架构、党员发展流程、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通过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党务工作者快速掌握党务工作基本知识。

2.党务工作流程培训

党务工作流程培训是确保党建工作规范开展的关键。培训内容包括党组织换届、党费收缴与管理、党员教育管理、党内活动组织等流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帮助党务工作者熟悉工作流程,提升业务能力。

3.党建与业务融合培训

党建与业务融合是提升党建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项目管理全过程、如何通过党建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等。通过实地调研、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党务工作者掌握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方法和技巧。

(二)建立精细化表格管理体系

1.党务工作流程表格化

将党务工作流程进行表格化管理,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人、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例如,党员发展流程表、党费收缴明细表、党组织活动记录表等,通过表格化管理,确保党务工作有章可循。

2.党务工作台账精细化

建立党务工作台账,对党建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台账内容包括党组织基本信息、党员信息、党费收缴情况、党内活动开展情况等。通过台账管理,全面掌握党建工作动态,为决策提供依据。

3.党务工作考核表格化

建立党务工作考核体系,通过表格化考核,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价。考核内容包括工作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工作创新等。通过考核,激励党务工作者提升业务水平,确保党建工作质量。

(三)实施持续跟踪指导

1.一对一指导

由上级党务工作者,针对日常工作出现的问题、或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业务能力。

2.定期反馈与评估

定期对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进行反馈与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等方式,了解大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工作中的困难。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

“保姆式”党务培训模式通过系统化培训、精细化管理和持续跟踪指导,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项目中党务工作者能力不足、党建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未来,该模式可在更多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广应用,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