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策略探讨

作者

杨秀玲

茂名市龙岭学校525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策略。首先分析了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现状,指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详细探讨了在任务驱动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中问题链的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合理设计问题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

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中高年级是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强调以任务为导向,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和探索。而问题链设计则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问题链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因此,探讨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脱节。教材中的对话和情境往往比较理想化,缺乏真实的生活场景,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使得学生在面对真实的英语交流情境时,表现出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 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

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可能缺乏挑战性,容易失去学习动力;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教学难度可能过高,导致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任务驱动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中如何设计问题链

(一)依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链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指南,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归宿。问题链的设计则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通过一系列逻辑连贯、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需要深入分析教学目标,并将其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与“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相关的场景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日三餐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饮食对话。基于此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

问题 1:What do people usually eat for breakfast? 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回顾早餐的常见食物,例如鸡蛋、香肠、面包等。通过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可以帮助他们回忆起相关的生活经验,为后续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问题 2:Can you name some food items that are commonly eaten for breakfast? 这一问题帮助学生学习与早餐相关的食物词汇。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早餐喜欢吃的食物,如鸡蛋、香肠、燕麦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自然引入新的词汇,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增加词汇量。

问题 3:Imagine you are at a breakfast table with your friend. 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m about what you are eating? 这个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他们的词汇和句型,设计对话内容,表达自己的早餐选择。这样不仅检验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锻炼了他们在真实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设计,学生能够逐步实现教学目标,从知识的积累到技能的提升,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这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问题链设计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准,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设计,学生能够逐步达成教学目标,从知识的积累到技能的提升,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这种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链设计方法,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设计问题链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课堂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并有所收获,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必须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纳入考量范围,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教师需要为他们设计较为简单的问题。例如,在教学“What's your hobb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问:“Can you say your hobby?”这个问题能够直接检查学生对自己爱好的表达能力。当他们能够顺利说出自己的爱好时,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此外,问题“What hobbies do you like?”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同学的兴趣,促进交流,增强课堂参与感。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但仍需提升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提出“Why do you like this hobby?”这样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自己爱好的原因。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鼓励他们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个问题“How does this hobby make you feel?”则促使他们反思和分享自己的感受,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通常对知识有更高的追求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例如“Can you create a short presentation about a hobby you think is interesting?”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思考和创意。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这种分层问题链的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进步。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增强学习信心,中等水平的学生能够得到能力提升,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挑战自我、挖掘潜力。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结论: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在任务驱动背景下,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结合任务情境、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注重问题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来设计问题链。这样的问题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问题链设计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为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芳. (2024).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问题链设计的策略[J]. 外语教育, 42(2), 112-116.

[2]张军. (2023). 任务驱动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创新应用[J]. 教育研究, 38(3), 56-59.

[3]刘婷. (2024). 任务驱动教学与小学英语教学互动设计研究[J]. 中小学教育, 29(4),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