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双减”背景的初中班级“五育融合”文化建设实践路径剖析

作者

李国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实验学校 5283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讨了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结合“五育融合”的理念进行文化建设。文章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与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然后阐述了当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接着提出了基于“五育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路径,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具体实施路径的效果与成效。研究表明,“五育融合”能够有效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五育融合;教育改革;实践路径

引言: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初中阶段的教育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课外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优化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整体效果。在这一大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的功能。如何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推动班级文化建设,以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双减”政策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展开探讨,提出符合当前教育需求的文化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动“五育融合”理念在班级文化中的落实。具体包括“双减”政策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基于“五育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方案。

一、双减政策与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关系

“双减”政策自发布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在初中阶段,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生活节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业为中心,过度注重学生的课本知识和应试能力,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常常被忽视。而“双减”政策则强调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提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

在这一背景下,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班级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仅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环节。通过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实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从而与“双减”政策的目标相契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不仅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强调要从多元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而班级文化正是这种多元化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因此,构建符合“双减”政策精神的班级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尽管班级文化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许多初中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部分学校将班级文化的建设仅仅看作是班级环境的装饰,如班级布置和文化墙等,忽视了文化内涵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

其次,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多元化理念尚未完全落实。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注重学科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这与“双减”政策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此外,由于教师的文化建设理念和方法单一,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学生学业成绩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班级文化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难题。

三、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路径

“五育融合”是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理念。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五育融合”的班级文化建设路径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德育引领,强化价值观塑造: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道德观。例如,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可以组织“责任与担当”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班级或家庭中的责任体验,增强他们对责任的理解。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学生在为社区清洁、关爱老人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2.智育为本,推动学业成绩与综合能力并重: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创新科技大赛”,鼓励学生组成团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设计方案并进行展示,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班级可以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体育发展,注重身心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体质与心理素质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晨跑活动,鼓励学生早起锻炼,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晨跑,学生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在集体活动中建立友谊,提升心理素质。此外,举办班级间的篮球赛和足球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赛后总结,学生可以反思自身表现,提升批判性思维。

4.美育创新,提升审美与艺术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展示、文艺演出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美的感知和创造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与成长。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艺术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书法或摄影作品,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美的感受。此外,班级可以定期举办文艺演出,让学生表演舞蹈、音乐或话剧,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学生可以制作环保艺术品,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5.劳育实践,培养实践能力与劳动精神: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环保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劳动价值观,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区绿化”活动,带领他们在社区内种植花草树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植物的生长知识,还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增强责任感。此外,组织“环保宣传日”,让学生制作环保海报,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案例研究

在 “双减” 政策全面落地的教育新生态下,佛山市成美初级中学紧扣时代脉搏,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探索五育融合的创新路径,全力构建活力四溢、多元共生的班级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优质平台。

主题活动是学校深化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学校匠心打造以 “最炫民族风”“我的中国心”“慧眼看世界” 为主题的体艺节,每三年一轮回,将家国情怀巧妙融入体育教育之中。体艺节期间,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不仅强健学生体魄,还通过校园文化墙创作、体艺节宣传栏设计、班级大本营布置与评比等活动,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这些活动如同春雨润物,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学校还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载体,激活五育发展活力。一年一度的科创节、读书节、义卖活动、社区志愿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广阔舞台。以 2024 学年读书节为例,学校以 “赓续红色血脉,奏响时代强音” 为主题,围绕 “红色文化传播” 核心,组织学生制作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书签、绘制红色人物英语手抄报、朗诵红色诗歌。同时,精心布置红色文化长廊,集中展示读书节丰硕成果。在学校的统筹规划下,各班有序推进读书节活动,精心布置班级文化。整个四月,校园书香弥漫,红色文化精神深深鼓舞着每一位学生,让五育融合在活动中落地生根。

通过主题活动与课外活动的协同发力,成美初级中学成功打造出兼具教育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的班级文化环境,让五育融合从理念变为生动实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成美初级中学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要引擎,构建起“主题活动月+特色班会课”双轮驱动的五育融合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实现从学业本位向素养发展的教育转型。在该校的实践中,通过每月一次的主题活动以及每周一次的班会课活动,班级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五育融合”理念的指导下,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再是单一的学业成绩追求,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制作了每月的德育主题,并且围绕建设班级文化,整理如下表:

“双减”政策为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提供实践证明,该模式有效激活了班级文化的育人效能。学生在文化墙设计中展现创新创意,在岗位履职中强化责任担当,在主题实践中升华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这种跳出“唯分数论”的文化建构,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栖息地——从新春家书里的亲情流淌,到冬至家宴中的文化守望,成美初级中学正以文化浸润的方式,书写着“五育融合”视域下班级建设的新篇章。

结论:

了新的契机,尤其是在“五育融合”理念的推动下,班级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双减”政策与班级文化建设关系的探讨,分析了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基于“五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并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实际操作的效果。研究表明,班级文化建设应紧扣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注重德智体美劳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全面性与深远性。

参考文献:

[1]周倩.(2024)五育融合视角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漫科学,(10):239-241.

[2]魏麟懿.(2022)“双减”背景下小学五育融合课程实践策略——以兰州市城关区静宁路教育集团创城分校美育实践为例[J].甘肃教育,(16):25-28.

[3]孙红霞,李静云.(2024)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化学大概念教学策略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教育科学,(11):02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