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作者

彭勇 董洪兵 何刚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本文聚焦于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首先阐述了电气工程施工故障诊断的重要意义,接着从常见故障类型、诊断技术手段、故障排除流程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详细分析了线路故障、设备故障等不同类型故障的特点与诊断要点,介绍了传统与现代诊断技术手段的原理及应用场景,并阐述了故障排除的规范化流程。旨在为电气工程施工人员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体系,提高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保障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故障诊断;排除方法;技术手段

一、引言

电气工程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从工业生产到民用建筑,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然而,在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故障。及时、准确地诊断并排除这些故障,对于保障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经济损失以及确保人员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气工程施工常见故障类型及诊断要点

2.1 线路故障及诊断要点

线路故障是电气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主要包括短路、断路和漏电等。短路故障通常是由于线路绝缘损坏、接线错误或设备内部故障等原因导致电流不经过负载而直接形成回路,可能引发火灾、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诊断短路故障时,可采用万用表测量线路电阻,若电阻值远小于正常值,则可能存在短路。同时,观察线路外观是否有烧焦、破损等现象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断路故障表现为线路中某处断开,导致电流无法流通,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诊断断路故障可先检查线路连接点是否松动、接触不良,再使用兆欧表测量线路绝缘电阻,判断线路是否中断。此外,通过分段测量线路电阻,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也是诊断断路故障的有效方法。

漏电故障是由于线路绝缘性能下降,部分电流泄漏到大地或其他导体上,不仅会造成电能浪费,还可能引发触电事故。诊断漏电故障可使用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当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保护器会动作。同时,用兆欧表测量线路对地绝缘电阻,若电阻值低于规定标准,则表明存在漏电现象。

2.2 设备故障及诊断要点

电气工程施工中涉及多种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开关柜等,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故障。变压器故障常见的有绕组短路、匝间短路、铁芯故障等。绕组短路会导致变压器发热严重,甚至烧毁。诊断变压器绕组故障可通过测量变压器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以及进行油色谱分析等方法。若直流电阻不平衡率超过规定值,或绝缘电阻明显降低,可能存在绕组故障。油色谱分析可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成分和含量,通过分析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过热、放电等故障。

电动机故障主要有定子绕组故障、转子故障和轴承故障等。定子绕组故障会导致电动机运行异常、发热甚至烧毁。诊断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可通过测量绕组电阻、绝缘电阻以及进行耐压试验等方法。同时,观察电动机运行时的振动、噪声等异常现象,也有助于判断故障类型。转子故障如转子断条、转子不平衡等,会使电动机运行不稳定,产生振动和噪声。诊断转子故障可采用转子阻抗测试、振动分析等方法。轴承故障会导致电动机运行时有异常摩擦声,温度升高。诊断轴承故障可通过测量轴承温度、振动以及使用听诊器倾听轴承运行声音等方法。

开关柜故障常见的有操作机构故障、触头接触不良、绝缘故障等。操作机构故障会导致开关柜无法正常分合闸,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诊断操作机构故障可检查操作机构的机械部件是否损坏、润滑是否良好等。触头接触不良会使开关柜发热,降低其使用寿命。诊断触头接触不良可通过测量触头接触电阻、观察触头表面是否有烧蚀现象等方法。绝缘故障会引发短路等严重事故,诊断绝缘故障可使用兆欧表测量开关柜绝缘电阻,判断绝缘是否良好。

三、电气工程施工故障诊断技术手段

3.1 传统诊断技术手段

传统诊断技术手段在电气工程施工故障诊断中仍具有重要作用。直观检查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设备的外观、颜色、气味等变化,以及听设备运行时的声音、摸设备温度等,初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例如,当设备外壳有烧焦痕迹、运行时发出异常噪声或温度过高时,可能存在故障。

仪表测量法是利用各种电工仪表,如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等,对电气线路和设备的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电阻等参数进行测量,通过与正常值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万用表可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兆欧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钳形电流表用于在不切断电路的情况下测量电流。

替换法是在怀疑某个部件出现故障时,用同型号的正常部件进行替换,观察设备是否恢复正常运行,从而判断该部件是否为故障源。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需要有一定的备件储备。

3.2 现代诊断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诊断技术手段在电气工程施工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红外探测器接收设备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换为可见的热图像,通过分析热图像中设备的温度分布情况,判断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等故障。该技术具有非接触、快速、直观等优点,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振动分析技术通过对设备运行时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是否存在故障。设备的振动特征与故障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的故障会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值的振动信号。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时域分析等,可准确诊断设备的故障类型和位置。

在线监测技术利用传感器和通信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在线监测技术可实现对设备的连续、实时监测,提高故障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电气工程施工故障排除流程

4.1 故障信息收集与分析

当发现电气工程施工中出现故障时,首先要收集故障相关信息。包括故障发生的时间、地点、设备型号、运行参数、故障现象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初步判断故障的类型和可能的原因。例如,若故障发生在设备启动瞬间,且设备有异常噪声和振动,可能为机械故障或电气连接故障。

4.2 故障定位与隔离

根据故障信息分析的结果,采用合适的诊断技术手段对故障进行定位。确定故障发生的具体位置后,对故障部分进行隔离,防止故障扩大影响其他正常设备。在隔离故障部分时,要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引发触电等事故。

4.3 故障排除与修复

针对定位出的故障,采取相应的排除和修复措施。对于线路故障,可重新连接或更换损坏的线路;对于设备故障,可更换损坏的部件或对设备进行维修。在故障排除和修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修复质量。

4.4 故障排除效果验证

故障排除和修复完成后,要对设备进行重新启动和测试,验证故障是否已彻底排除,设备是否恢复正常运行。通过测量设备的运行参数、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等方式,确保设备满足设计要求和运行标准。

五、结语

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准确诊断故障类型、合理运用诊断技术手段以及遵循规范的故障排除流程,对于保障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人员应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故障情况,确保电气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电气工程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分析[J]. 王坤烨.集成电路应用,2021(01)

[2] 新机遇下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技术措施[J]. 王芳芳;潘洑满;李志强;焦镜林.数码世界,2019(10)

[3] 浅谈电气工程中的继电保护技术[J]. 邓星星.居舍,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