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体验快乐多自我服务显身手
林蓉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莲池路莲池幼儿园 637000
时光荏苒,小班下学期的旅程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本学期,我们以“稳”为基、以“合”为力,在家长的支持与团队的默契协作下,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契机,以“劳动体验快乐多 自我服务显身手”为班级文化主题,立足幼儿生活实践,将劳动教育融入点滴日常,引导孩子们在服务自我、服务集体的过程中收获自信与快乐。共同谱写了一曲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成长乐章。
一、理念先行,文化建设有目标
小班上期,我们以培养幼儿自主自理能力为目标,开展了《“慧”自理更自立 “享”生活乐成长》的班级特色活动,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小班下期开学家长会上,我们再次对班级全体家长进行调查,发现有百分之69以上的家长仍然重点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我园的《乐活小当家》生活课程以及孩子们现阶段的自理能力水平,班级三位老师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确定了小班下期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劳动体验快乐多 自我服务显身手”。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进一步促进孩子们自理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参与劳动的兴趣,提升劳动技能,并初步建立为班级体服务、为家庭服务的劳动意识。
二、“三位一体”,团队合作有默契
“三位一体”是指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中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老师协同一致,把保育工作、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灵活联动,互相补位,在平等尊重的良好班级氛围中和谐共处,身心愉悦地实现育人的价值。
(一)保教联动“慧”调整
作为班长,面对两位新搭档,针对他们教龄短,经验不足的问题,为了缩短磨合期,尽快提升班级三位老师的保教配合能力水平,我们会及时针对配合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交流,并利用班务会互相学习了解各自的一日保教工作流程,不断调整配合方式,如:幼儿进餐过程中时常会将饭菜洒在地上,我和曹老师会请孩子们用擦完嘴的纸巾顺便捡起自己桌面和地面的饭菜残渣,并将小椅子抬到户外平台集中摆放,即给孩子们创造了适宜的劳动机会,又便于苟老师高质高效做好餐后清洁卫生。午睡后为了帮助老师更有序的组织孩子起床、如厕、饮水、梳头,苟老师会每天下午提前20分钟到岗为孩子们提前准备好水果。
“青蓝结对”共成长
1.示范引领:
作为班长,不仅是班级管理中的带头人,也是班级青年教师的引路人,为了帮助曹老师在专业方面尽快成长,在每项班务工作的推进中,我都遵循以下流程:讨论理思路—落实定方向—分工齐推进—分析再调整—回顾找经验,有效帮助曹老师工作能力的提升。
2.任务清单化:
将繁杂的班务工作任务以“每周任务清单”进行归纳整理,并将工作任务细化拆分,任务内容和完成时间落实到人。班级周任务清单的作用如下:
(1)整合幼儿园、班级各种计划安排表,更方便查看、了解每天的工作安排,厘清工作思路。(值日生、故事讲述表、家长执勤表、周计划表、幼儿园工作计划、三联游戏安排表、班级特色活动安排表、班务工作安排表等)
(2)将安全教育、思政教育、幼儿游戏记录、一对一倾听、家访工作、班务会、班级特色劳动体验活动、备课等等班级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分解任务并落实安排在每周循序渐进的推进,帮助班级老师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工作。
(3)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对每天该完成的任务落实到人,减少班级两位老师之间的无效沟通,提升工作效率。
三、课程引领,劳动教育有路径
幼儿的劳动教育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我们将幼儿劳动教育真正渗透于日常点滴之中,使劳动教育常态化并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一日生活即教育,唤醒劳动意识
一日生活即教育,从入园起,在幼儿日常学习、生活、活动区域里实现劳动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在午餐环节,引导幼儿独立进餐,吃完将自己的餐具放在指定位置,自己漱口擦嘴;又如在午睡环节,引导幼儿自己穿脱衣服鞋子,并初步学习整理,将鞋子整齐摆放床脚位置,衣物能简单叠好放在指定位置;根据幼儿能力安排生活劳动,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一日教育生活中实施随机劳动教育,有效唤醒幼儿劳动意识。
(二)亲近自然为契机,激发劳动兴趣
种植劳动是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植物生长、收获快乐体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除了班级的小菜地,教室门口的大型种植箱,我们还创设了班级的植物角,创造更多的种植劳动机会。孩子们在种植劳动体验中学习,直观地感受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不仅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界的兴趣,也培养了幼儿有责任心、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三)情境游戏为载体,体验劳动乐趣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功能房的角色体验馆是我们班三联游戏的主阵地之一,在这里孩子们带着积极愉悦的情绪与环境、材料、同伴互动,尽情地体验各种劳动职业,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将劳动和情境游戏结合,模拟各种生活劳动场景,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劳动的乐趣,还自然而然地习得了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从根本上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四)主题活动为媒介,感受劳动意义
根据《指南》中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要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意义。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水平,幼儿园开展了《乐活小当家-生活大比拼》活动,孩子们在比赛中自己穿脱整理外套,完成得又快又好,获得了“生活小能手”的称号。
例如,五一劳动节时,孩子们就变身“家务小帮手”,择菜洗菜、剥豆、洗碗、和面、包饺子、 扫地、扔垃圾……只要是力所能及,处处都有宝贝们忙碌的身影,俨然就是一个个勤劳能干、干净整洁的“家务小超人”。孩子们在体验做家务劳动过程中,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付出,懂得了感恩。
四、共育共融,家园协同有方法
要更好的把劳动教育融入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只有家庭、幼儿园整体推进、协同发力,将各自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
(一)提高劳动教育认知,生活化培养劳动意识
在幼儿的劳动教育中,家长虽然已经萌生了劳动教育的理念,但却缺乏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意识与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我们在开学家长会中组织家长进行了专题学习,引导家长要有意识地通过身教示范,借助孩子模仿家长行为的天性,生活化地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
(二)提供劳动锻炼机会,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在劳动教育领域,丰富多样的劳动机会和劳动形式蕴含于小家庭和大社会中。家庭中能够提供更多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劳动内容。因此,我们以家务劳动为体验主阵地,与家园协同开展了劳动打卡活动,将家务劳动融进一系列亲子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家务劳动技能。
(三)积极开展家园沟通,巩固劳动教育成果
本期,班级老师与家长通过约谈、家访、微信、电话、视频等多元方式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幼儿近期的劳动目标、劳动活动与劳动成果,便于家长做好配合工作。同时期末,家长还对幼儿进行了适宜的劳动评价,在评价表中引导家长重点关注评价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劳动频率以及对劳动的意识等,暑假中,我们会通过家长进一步收集幼儿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学习借鉴的劳动形式等,及时调整幼儿劳动教育的目标和策略,巩固劳动教育的成果。
五、积极反思,工作努力有方向
1.作为班长,还要继续加强班级管理的能力。进一步落实班级管理任务清单制,并认真按照计划有条理地推进落实工作,提高工作实效。
2.进一步做好班级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带领班级成员开展教育教学、家园工作、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学习,提升团队的工作能力。
3.将劳动教育作为特色活动在班级中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围绕常见的家务劳动内容,按3-6岁幼儿年龄特点,分阶段制定幼儿亲子家务劳动清单和劳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