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研究
赵妍 张芮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摘要】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全方位变革,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之一。然而通过走访观察发现,目前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佳,如学习意识缺乏、资源选择较为困难、自控制能力偏低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效果,因此探究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尤为必要,通过研究分析,从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优化数字学习资源、提高自控能力等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建言献策。
【关键词】数智化教育;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路径;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育数字化视域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路径研究”(S202410723096);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年度课题“地方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及提升路径研究”(SGH24Y2319);陕西省体育局2024年常规课题“关于“AI+体育”助力竞技体育发展的应用研究”(20240361);陕西省体育局2024年常规课题“关于新媒体技术赋能体育产业发展助力陕西乡村振兴研究”(20240489)。
【作者简介】赵妍,学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化研究。
一、问题提出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型数字技术的发展,其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2025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里面特别强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2]。而自主学习作为数字化时代终身学习的提升关键能力,对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意义深远。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学习普遍存在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对当前高校学生不愿学、不会学、不坚持学等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等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然现状
通过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等相关概念的系统梳理,目前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其进行了界定。宾特里奇(Pintrich)[3]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调节和控制学习节奏。我国著名研究者庞维国[4]认为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自行确定目标、安排计划、选择方法,并能对个人学习结果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通过前期观察和访谈发现,数字化环境下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偏弱、资源选择较为困难、自主控制能力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意识缺乏
很多学生受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等教学观念的影响深远,面对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会显得手足无措。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仍然将学习效果过渡的依赖于教师给予的传授,自己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对未来定位不准确,容易盲目跟风,对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需要分析、哪些需要掌握,缺乏个人的规划性。而且也有学生主要将学习聚焦于教材学习,对专业之外的读物、网站资源、学术期刊等涉猎较少,所以学生主动使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缺失。
资源选择比较困难
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日益应用,诸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学习通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广泛应用,其涵盖了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内容,然而丰富性、多元性的数字化资源也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时面临选择困境,部分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字素养,所以学生在进行文档、视频、信息检索时,会被大量碎片化的知识内容所迷惑,不能够对所需的资料进行正确辨析,以致于影响其深度学习的能力。
自主控制能力较低
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容易受手机、游戏等外界因素的干扰,部分学生检索信息时,较易跳转到其他社交媒体类app的应用端,频繁观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信息,所以专注力和自主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另外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时方法掌握不好,习惯于死记硬背,缺乏自我反思和评价,尤其是DeepSeek、文心一言、豆包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更多学生依赖面对复杂问题时,耐心及细心偏低,很多时候先不积极思考一味依附于软件及工具,让工具为其自动生成作业、内容和活动,长久以来学生的自主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教育数智化时代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树立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意义;同时不同学院、专业也可以要求学生每学期结合自己方向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后期并对计划任务进行检查、指导和优化;高校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等形式邀请优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分享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选择方案,开设诸如“信息素养类”课程,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数字学习资源
高校一方面应该根据学科性质、专业方向建立学习资源库,帮助学生对数字化资源类别进行认识,充分利用大数据模型等构建个性化、针对性、精准化的检索站;另一方面,可以定期聘请校内外教育数字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习资源的科普活动,帮助学生能够从海量资源中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体系。教师授课过程中也可以结合专业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有帮助的资源体系,进而提升学生对资源的提取能力。
提高自主控制能力
作为数智时代的公民,我们不能否认技术带给学习、生活的便捷性,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技术和工具才是关键和核心。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活动任务,给学生介绍合适功能和适用场景的软件,让学生始终站在理性的角度认识新型数字技术,鼓励学生在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之后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告知学生智能化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辅助性作用,最终学习效果如何、学习成功与否还是靠自己,进而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EB/OL]. (2025-01-19)[2025-04-22].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501/t20250119_1176193.html.
[3] PINTRICH P R.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M].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2000.
[4] 庞维国.90 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