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药学服务对改善阿托伐他汀钙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实践分析

作者

刘艺林

身份证号码:320721199107280037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邮编:222199

摘要: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改善阿托伐他汀钙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的1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接受常规用药服务,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接受药学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通过提供药学服务,不仅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药学服务;改善;阿托伐他汀钙;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

前言:近几年,临床上接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药物治疗成为了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的一种干预手段。与手术治疗的方式相比,患者对于药物治疗往往有着更高的接受度。阿托伐他汀钙是治疗心血管疾病十分常用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在控制患者病情的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是,患者受到用药期间一系列不规范行为带来的影响,导致药物治疗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甚至有可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患者用药期间,药学服务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用药指导服务,其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引导患者按照规范的方法使用药物,减少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文章就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药物治疗中药学服务所具有的积极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研究的患者共计1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7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年龄42至87岁,平均年龄(69.3 ± 5.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年龄41至88岁,平均年龄(69.5 ± 5.1)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接受常规用药服务,在向患者发放药物的过程中,需提前将正确的用药剂量量以及用药方法标注在药包的表面,叮嘱患者需严格遵照正确的剂量以及正确的用药时间使用药物,注意监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及时寻找原因,停止为患者使用药物。

观察组患者治疗中接受药学服务,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需要重视干预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药物,但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地调整用药方案,包括调整患者的用药剂量、为患者制定联合用药方案等几个方面。并且伴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患者每天用药的剂量以及用药的次数,避免用药剂量过高的情况下发生风险,用药剂量过低的情况下无法收到良好的疗效。

第二,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用药的安全意识会直接对用药安全产生影响,需做好针对患者的用药健康教育,详细地为患者介绍按照正确的方法用药对于控制病情以及保证治疗过程中安全所具有的积极价值。尤其是要问患者详细地介绍错用药物、随意调整用药剂量等危险行为潜在的风险,杜绝患者的此类行为。

第三,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不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用药表现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用药期间需要注意关注患者不良反应问题的发生倾向,指导患者了解用药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确保患者在发生用药不良反应之后能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叮嘱患者一旦发现用药不良反应,需第一时间停止用药,并且与医生之间展开沟通。

第四,要充分发挥家属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监督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普遍年龄较大,他们的记忆力水平以及理解能力多数情况下都相对较弱。因此,为了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避免患者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需充分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药师在将药物发放给患者时,需详细地为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介绍用药方法以及用药剂量等信息,叮嘱患者家属需监督患者用药,最大限度避免患者在治疗中出现不良的用药行为。

1.3临床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第二,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之后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群体之中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血管功能,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1]。在实际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时,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手段,由于手术治疗属于一种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很多患者出于恐惧因素的影响,对于此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相对较低[2]。在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阿托伐他汀钙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段,其不仅能对患者身体内部胆固醇的合成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而且能调节患者的血脂指标,最大限度维持细胞内部胆固醇的平衡,减少胆固醇在患者血管壁的沉积,进而达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目的,促进患者血管的舒张,提高患者血管内皮的完整性[3]。除此之外,该药物对于患者血管内的炎症反应也能起到较为显著的抑制效果,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降低血栓形成以及斑块破裂的风险。但是,从基本的情况来看,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有着较长的周期,需要患者通过坚持用药的方式来控制病情,而且由于老年患者很多都同时存在其他类型的慢性疾病,在治疗中经常存在混合用药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错误用药、随意调整用药剂量、随意停止用药等方面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致使临床治疗的效果相应地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医院都积极地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即患者在用药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药师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为患者介绍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过程中合理用药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引导患者记忆正确的用药方法,进而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同时,通过严密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记录,并且按照标准的流程上报,能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保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4]。

参考文献:

[1]郝志瑞,张瑛,李炎.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临床药学服务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抗栓抗凝药物治疗中的效果 [J]. 临床合理用药, 2025, 18 (08): 130-133.

[2]欧阳山丹,郭露薇,林珍,等. 药物重整与药学服务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效果分析 [J]. 中国药业, 2024, 33 (14): 5-7.

[3]刘金玲,王小勇,王永生,等. 药学管理服务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3, 23 (03): 160-163.

[4]徐骞,周岚. 临床药学服务在心血管疾病患者抗栓抗凝药物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分析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 12 (20):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