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策略

作者

曾淑娟

温州市洞头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浙江 温州 3257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维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的核心要素。伴随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遭遇了诸多新挑战。本文紧密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深入剖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事故预防策略,以期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事故预防

引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具有环境复杂、人员流动频繁、施工工艺多元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事故高发区域。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人员造成身心创伤,还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事故预防策略,对于保障施工安全、推动建筑行业稳健发展意义重大。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对安全工作缺乏足够重视,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安全事故属于小概率事件,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进而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与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例如,部分工人在高空作业时未系安全带,在施工现场未佩戴安全帽等,这些行为极大地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安全管理制度缺陷

尽管多数建筑企业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普遍存在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有效指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欠缺,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1.3安全教育培训欠缺

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其安全技能的关键举措,本应发挥重要作用。但现实情况却是,在施工项目推进过程中,此类培训常常沦为走过场的形式。

一方面,培训内容存在明显短板,缺乏对具体施工场景和岗位需求的精准考量,针对性和实用性严重不足,无法为施工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培训时长被大幅压缩,难以保证施工人员充分吸收和掌握关键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1.4安全投入匮乏

安全投入是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基础。部分建筑企业为降低成本,削减安全投入,致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安全设备老化、损坏,无法满足安全施工需求。例如,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等存在安全隐患,安全网、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质量不达标等。

1.5安全监管不足

安全监管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安全监管存在诸多不足。当前监管工作面临双重困境:其一,监管人员数量匮乏,导致难以对施工现场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工作;其二,监管人员专业素养存在短板,在安全隐患识别方面能力欠缺,难以做到对安全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有效处置 。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事故预防策略

2.1强化安全意识培育

开展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张贴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横幅、设置安全宣传栏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使施工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

组织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以提升培训效果。

进行安全交底:在每项工程开工前,由技术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让施工人员明确自身工作任务和安全责任。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严格遵循国家与地方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的运营实际,精心搭建一套全面且规范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框架。

精准界定安全责任归属: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分解,确保其精准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位员工身上。清晰界定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具体职责,通过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构建起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让安全责任在各个环节得以有效传递和落实。

2.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方式和人员。

丰富培训内容: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基础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针对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现场实操培训、模拟演练培训、网络在线培训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学习氛围。

2.4加大安全投入保障

保证安全资金投入:建筑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充足的安全费用,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安全设备购置、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同时,加强对安全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完善安全防护设施:按照施工安全规范要求,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如设置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通道等。对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等临时设施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

更新安全设备: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新老化、损坏的安全设备。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并督促施工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2.5加强安全监管效能

增加监管人员数量:根据施工现场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合理配置安全监管人员,确保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监管人员应熟悉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掌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创新监管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监管,如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传感器等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对安全隐患进行动态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

2.6制定应急预案并强化演练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紧密贴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精心构建一套全面、细致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应涵盖多个关键领域。

清晰界定安全责任

把安全生产的责任切实分解并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位员工身上。清晰界定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应承担的具体职责,通过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方式,将责任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构建起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的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无死角、全覆盖。

结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方法,为建筑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卢锦文.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对策[J].卷宗, 2017, 000(009):104-104,105.

王明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分析[J].  2023(22):61-63.

李明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措施[J].工程建设(2630-5283), 2022(002):005.

杨成勇.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事故预防[J].大科技, 2020, 000(027):45-46,124.

袁霜.我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