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班化模式下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作者

朱加佳

扬州市邗江区黄珏学校

摘要:随着农村生数的减少,小班化教学模式日益形成。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小班化具备独有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互动,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小班化模式对初中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意义。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小班化模式的概念、新课标的要求、口语教学中的问题、小班化模式的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展开,凸显小班化模式对师生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班化  农村  英语口语

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更多个性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机会。通过小班化的精准关注和本土化内容设计,即使资源有限,也能有效提升农村学生的英语口语兴趣和能力。当然,在实施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关键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夯实课堂内与外,多个角度开展实践训练,体现口语教学的重要策略。

小班化模式的概念和实践

小班化教学模式是指在较小规模(通常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30人以下)的班级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班化模式不是简单地减少班级的学生人数,而是在班级学生人数量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小班化模式有着其深刻的内涵,它的内涵是“教育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而不是面向一个全班的整体”。小班化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也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组织展开。

在推行小班化模式上,国内发达城市上海在国内的实践无人能及。早在1996年,上海就率先组织专家进行小班化的可行性研究,在2000年前,上海的势头一路飙升。1997年在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启动试点,1998年试点学校增加到150所,1999年试点学校达到280所,一些区县在一年级基本实现普及了小班化。

口语教学小班化模式的优点

2022年新版课标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2022年新版初中英语课标对初中生的口语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口语能力的提升:要求初三学生每周听力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2、学生能参与简单游戏和角色扮演:学生要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参加一些简单容易的英语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3、学生会利用所给的提示描述一些简单的事情:学生要能根据所给的提示(图片、实物等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4、学生能参与讨论并完整表达观点:学生要能在小组讨论或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并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5、强化学生语言输出的能力:通过参加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学生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口语输出能力,提高语言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即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产生于学生自身心理障碍和重视程度

农村的部分初中生性格内向,在口语表达时,表现得极为紧张,生怕使用英语时,表达错误,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浪费了平时练习口语的机会。有的初中生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只有笔试部分重要,对口语考试部分不重视。比如在现行的扬州英语中考的分值构成中,英语的总分值为150分,笔试部分120分,听力20分,口语部分10分,口语的分值较低,占比较少,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对口语不感兴趣,读书也不够专注。

产生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一些年长的教师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些教师的课堂课堂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背诵、默写、翻译,学生的口语训练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班上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人均锻炼机会较少。有些教师害怕课堂上使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口语训练,会影响词汇、语法和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口语没有提高,反而影响了学生的笔试成绩,时间的性价比不高,就不敢再过多的尝试。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但口语教学的具体目标还不够明确。英语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口语水平,教学方式,还有待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语音纠正也不全面到位,部分学生还不注重英语的语调、句子重音与节奏,从而影响了英语口语的提高。

小班化口语教学的意义

首先,小班化口语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小班化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关注的时间增加,每个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增多,师生间互动的频率增大,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每个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教师也可以利用师生间双边或多边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对掌握的学生情况,进行更有时效性的反馈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效率,从而提高口语教学的质量。

其次,小班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班化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教师通过和每个学生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遇到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后进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有助于后进生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学生整体的全面发展。

小班化模式下的口语教学

(一)课内是学生口语训练的主阵地

1、分层教学的理念和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进行更符合学生个体实际的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可进行三个方面的分层:学生能力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和口语任务分层。

①学生能力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是指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考虑,将所有学生分为A类、B类、C类。然后,教师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可根据多方面的数据,如:学生的测试分数、学生的智力思维情况,把学生进行分类。三个类别名称不同,也各有侧重。A类,也叫作“提高加深组”,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好、学习自觉性强、学习兴趣浓、接受能力快的学生;B类,也叫作“基础巩固组”,是指那些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学习成绩中等、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C类,也叫作“完成任务组”,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学习自觉性以及潜力等都相对较差的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分组不是一层不变的,后期在学生进步或后退时,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类别。

②教学目标分层

针对不同学生的类别特点和自身情况,教师应该为他们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A类学生必须落实教材和课标的全部教学要求、目标和内容,培养他们英语输入和输出的能力,拔高他们的思维高度和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在他们口语表达时,能进行流畅、正确、自信的表达;B类学生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根本目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他们的学法指导及习惯养成,在口语表达时,能就一些提示,进行完整的表达;C类学生要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口语表达时,能朗读语篇,会进行简单的交流。

③口语任务分层

根据学生分层和教学目标的分层,学生课堂上的口语任务也应该分层。课堂口语任务可以有情境对话、听力抢答和自由问答等个体和双人答题形式,也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形式,由A类学生带动B类和C类学生,刺激所有学生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激发全班学生的口语表达积极性,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其次,在分层教学的同时,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评价体系,在加强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学生阶段性评价。在课堂上,一些简单但是真诚的评价,例如:Excellent,Very good,Good,Not bad,会增强学生的信心。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演讲比赛、配音比赛、对话比赛,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鼓励,例如:口语演讲奖状,配音比赛奖品。口语评价既可以帮助教师检测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和发现问题。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评价时,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肯定和鼓励为主,对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2、课堂的组织活动和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口语表达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中敢于表达,环境的创设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牛津初中英语”中的Reading板块,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后,可让学生回答、讨论这样的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rticle?”,来鼓励学生进行表达交流。其次,教师应该优化课堂口语表达活动的形式,帮助增强学生实践体验后的理解,同时不断校正学生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在优化活动形式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样性”,如采用同伴对话交流的形式来消除学生口语表达的紧张感,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亦可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例如:“牛津初中英语”的“Reading”教学板块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文章主题大意的理解,使用学生同桌、小组、小品再现等交流形式来进行口语交流和表达。如果涉及到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也可在课前,让学生讲解收集到的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牛津八下第六单元的“Reading”部分涉及到特奥会,学生在课前收集了有关特奥会的背景知识,在课堂上介绍了特奥会的不同方面,如特奥会什么时候举办,在哪里举办,特奥会的比赛项目,特奥会的运动员,特奥会的志愿者等等。再次,教师要拓宽口语表达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口语表达。为了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拓宽口语表达内容,教师可以将“说”融入到“听”、“读”、“写”等教学板块中。针对口语表达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用讲故事的形式向其他学生介绍,也可在进行书面表达前,用口语交流的形式先审题,列提纲。这样做可以融合口语表达能力和其他技能,也可以让学生真正地多表达,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3、学生的合作鼓励和综合素质

小班化模式下,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座位,同桌可按“AC”“AB”“BB”的组合安排座位。在教师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按照“同组异质”分组,组员按学习能力、水平、个性与性别等差异混合成组,总体上每组安排1个或2个A类学生,2个或3个B类学生和1个C类学生。小组学习的流程是:①提出任务②独立思考③导入讨论④教师巡视⑤各组汇报⑥全班交流⑦师生评价。例如:牛津英语八上第五单元“野生动物”的单元,在Reading板块,教师可安排学生小组学习任务,即对文本进行分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熊猫的食物”、“熊猫的体重”、“熊猫的危险”和“保护熊猫的措施”几个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协助,相互促进,互相鼓励,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会学习,会合作,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外是口语训练的加油站

语言的最终归宿是语用。除课堂口语训练之外,我们也要重视实际的语言交际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必不可少。

英语学习沙龙

以班级为单位,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班级每周一次的英语学习沙龙。每周活动主题自选,起初由A类学生组织和主持活动,可分为不同环节:话题引入环节,话题讨论环节、话题总结环节。一段时间之后,由A类学生辅助B类学生组织和主持活动,既体现了A类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也保护了B类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度。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的英语口语就有了实践的机会。 2.英语兴趣小组

除英语沙龙活动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和电视节目。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语言和情景的结合,帮助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和现实感。

3.英语口语作业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书面作业以外,也应布置口语表达方面的作业,例如,听课本内容的语音材料,再如,口头将当天所有的知识向同桌、同组同学介绍,提高作业的多样性和实时性。

总之,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升自身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在课堂上优化口语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的信心,在课堂外,根据学生实际,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马可欣.英语作业巧布置,分层设计促双减[J].科普童话,2024(12):55-57

[3]王平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2020(02):78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标理念下农村初中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编号:22B16QTYZ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