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个性化数字化钢琴学徒培养模式
陈思宇
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内容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学模式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调整。本文旨在探讨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数字化钢琴学徒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当前钢琴学徒培养的现状与挑战,阐述了在钢琴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原理,提出具体的培养模式构建策略,包括学习路径的个性化规划、智能教学资源推送、精准学情分析等方面,以提升钢琴学徒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学徒;钢琴教学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技艺,传统的钢琴学徒培养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经验和固定的教学大纲。然而,每个学徒在学习能力、音乐感知、节奏感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钢琴学徒培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能够根据学徒的特点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教学。
一、当前高校钢琴学徒培养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一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当前高校的传统的钢琴教学主要还是老式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模式。教师按照既定的教材和教学进度进行授课,很难根据每个学徒的实际学习进度和课程掌握情况灵活调整。
二是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因个体差异,不同学徒的音乐基础知识、天赋、学习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但现有教学体系缺乏有效的手段来精准识别这些差异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使很大一部分学徒无法适应教学进度,导致学习困难。
三是教学评价缺乏全面性。传统的钢琴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主观判断,缺乏从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地评价学徒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能力,这很难及时发现学徒们在实际学习中的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
二、钢琴学徒制个性化培养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原理
一是构建个性化的学徒学习档案。首先需要通过收集学徒的学习时长、演奏曲目、练琴频率、弹奏错误数据等多方面的数据,构建全面的钢琴方向个性化培养学徒学习档案。
二是学徒学习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学徒学习的规律、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有价值的信息,为钢琴个性化教学提供数据支撑。
三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收集的学徒数据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建立预测模型,预测学徒对不同曲目的学习难度,从而为其量身定制合适的曲目。比如可以利用采集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识别学徒的弹奏姿势、手型、指法以及音乐表现力等,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三、个性化数字化钢琴学徒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规划。利用数据挖掘全面评估学徒门店的学习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等。例如,通过测试学徒对识谱、基础节奏的掌握情况,以及在短时间内对不同风格曲目的反应能力等。根据预评估的结果,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为每个学徒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对其中钢琴基础较好、学习能力突出的,可适当加快教学进度,提高练习曲目的难度;而对于基础较薄弱、学习速度较慢的学徒,则侧重于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基本功训练,逐步提高学习难度。
二是智能教学资源推送。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及时建立丰富的钢琴教学资源库,包括不同难度级别、不同风格(如古典、爵士、流行等)的曲目、教学视频、乐理知识讲解等。借助大数据分析学徒的学习偏好和当前的学习水平,为学徒推送适合其自身状况的的教学资源。例如,如果学徒对古典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且正在练习古典曲目,就可以向其推送该风格作曲家的其他经典曲目、相关的演奏技巧视频等。
三是精准的学习情况分析。在实际钢琴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智能设备(如智能钢琴、传感器等)实时收集学徒的弹奏数据,比如说钢琴弹奏音符的准确性、可靠性、节奏力度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不仅能够准确评估学徒的弹奏水平,还能够发现学徒在弹奏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四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策略。通过人工智能及时根据精确的学情分析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如果发现学徒在某一个知识点或技巧上反复出错,可以增加相应环节的练习量或者采用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四、智能评价体系
一是评价指标多元化。建立包括演奏技术、音乐表达、情感传递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例如,不仅要评价学徒弹奏的音准、节奏等基本技术,还要评价其在演奏中是否能够传达出曲目应有的情感。
二是自动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音频分析等手段,对学徒的弹奏进行自动评价,同时结合教师的主观判断,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全面。
五、实施该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是可以大幅度提高钢琴学徒制培养的教学质量。在钢琴学徒制培养教学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更好地分析学徒的个体需求,提高学徒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提升钢琴教学的整体学习质量。
二是促进学徒的全面发展。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推送有助于学徒在弹奏技术、情感表达、音乐文化理解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是可大幅度减少教师工作负担。使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和资源推可以大幅度减轻钢琴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个性化指导和高层次的艺术培养上。
结语: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数字化钢琴学徒培养模式是一种高校教学模式创新。它在原有的互联网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传统钢琴学徒培养中的问题。但是,在具体构建和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说个人数据安全、信息技术的兼容性以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挑战。但无论如何,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及高校教育理念的更新,这种个性化的数字化培养模式有望为钢琴学徒的培养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个性钢琴演奏人才。
本文系辽宁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4年度中国特色学徒制试点试验课题《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学徒制教育中的整合与利用研究——以钢琴专业为例》结项成果,项目号 XTZ2024026。
作者简介:陈思宇,1988.6,女,大连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钢琴教育
参考文献:
[1] 武汉音乐学院.基于教育云的交互式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音乐教育研究,2014(3):46-47.
[2] 中国社会科学网.智能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中坚力量[J].社科前沿探索,2023(7):30-31.
[3]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7(3):25-26.
[4] 上海音乐学院.孔秋强博士《音乐人工智能与大规模钢琴数据集GiantMIDI - Piano的收集与分析》讲座综述[J].音乐学术动态,2021(4):15-16.
[5] Wang Y, Li M.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AI in Personalized Piano Apprenticeship Training[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 - Learning. Springer, Cham, 2022: 45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