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为识字教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作者

宋利

合肥市绿怡小学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识字是一件十分枯燥而乏味的事情,做好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实属不易。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发现,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认识汉字,通过联想,让学生们在趣味中、形象中认字,孩子们可以把汉字记得更加牢固。因此,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灵活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喜欢识字、乐于识字、轻松识字,并为学生以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应该结合小学生学生爱玩的天性及其特有的天真、爱想象等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轻松识字。该如何让小学生形象化识字呢?结合实际教学总结了一些轻松趣味识字法,给识字教学插上了一双快乐的翅膀。

一、谜语识字

谜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魅力。解谜团深受小学生喜爱。因此,猜字谜活动最易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春”字可编出谜语“三人看日落”;“金”字可编出谜语“一个人 , 他姓王, 兜里装着两块糖”;“鲜” 字可编出谜语“有两个动物,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山上”;“蒜”字可编成“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喜”字可编成“十颗豆,一张口”;“午”字可编成“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等。

学生就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既形成了合作的好学习习惯,又积累了不少汉字,真可谓一举两得。用这种方法,突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符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儿歌识字

儿歌的特点节奏感强,合辙压韵的材料,大脑对其识记的效果好。记忆这些材料,利用了人右半脑的记忆功能,同时能使人的身体放松,产生愉快感。这些歌诀能对大脑产生较强的刺激,使大脑的多个区域工作,提高记忆效果。因此,可以教字先教诀。

如“闲”字,可以编歌“门里站个木头人,闲着什么都不干”;又如“影”字,编成 “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二,那是他的影”;“坐、座、做”学生开始学的时候容易混淆,教儿歌帮忙记住:两人坐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加个“广”,做事就用单人旁;“青、请、清、情、晴、蜻、倩” 也易混淆,编成儿歌“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真情,真情如溪水清清。”再如“辩、辨、瓣、辫”,编为“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辩,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用儿歌形式记忆,读时琅琅上口,学生根据顺口溜也记得快、记得牢。

三、故事识字

学生都很爱听故事,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信口拈来一个故事,边讲边写要教的字让孩子学。只要讲述的好,且教学和讲述配合得当,就会引起孩子极大的学习兴趣,在认字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的其它知识。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例如教学“闻”时,先创设情景:有人听到门外有声音,他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一听。有情节的东西,就把静态的事物传化成形象的记忆,这样很容易将生字记住。记得我在低年级生字教学“滚”的时候,其字形较繁,学生用一般的识字方法往往较难记,有些学生学过后常常写成错别字。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试着改进方法,编成故事来学习,效果果然不同了。我尝试先让学生根据字形编故事,一位学生是这样想的:发大水了(三点水旁),一只大公鸡(公)被大水冲到衣服里(衣),到处乱“滚”。另一位学生则说:下大雨了(三点水旁),一位老公公(公)穿着雨衣(衣)出门,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打了个“滚”。于是全班同学都在欢乐的笑声中,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滚’宇,而且很难遗忘。再如学习“拔”字 ,学生编出了小故事 : 几位小朋友手握绳子拔河 ,“友”上边的点就是小朋友头上出的汗。多么富有想象力的杰作啊!

但是运用“故事识字”,教师要注意:1、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孩子喜欢的故事题目,填进不同内容、不同情节进行教学。2、每讲一个故事,教三至五个字为宜。教字太多,讲述停顿相应增加,影响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教字效果也不好。3、在讲述过程中的适当的时候,想法让孩子重复刚学过的字。孩子会尽力回忆字的读音,努力记住。

四、游戏识字

游戏识字,是将游戏和识字融合在一起。它已经成为小学生最爱的一项活动,小朋友乐于游戏中接受挑战,它也是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教学时也能做到寓教于乐。

如利用《小邮递员送信》游戏,对学生进行汉字的音义的教学。主要做法是: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教师把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信封教给学生,再让学生按着黑板上的字,把恰当的字音和该字在文中的恰当的意思投进该字所在的邮箱,这种游戏,即能使学生掌握了字音,又能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恰当使用字词,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当然,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对巩固生字也适宜采用游戏的方法。可以常用的巩固生字的方法还有:

1、贴字词:也就是将一些合体字或者词语拆开,分别贴出来,让学生或小组合作来组合,在一定时间内谁组合的又快又准即获胜。

2、造火车:在复习一学期或一单元的生字时,将生字按偏旁归类。老师先将“火车头”──共同的偏旁部首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动手寻找有此偏旁的所有生字,看谁的火车造得又快又长又好。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因此,首先要注意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并在识写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 低年级学生多通过猜谜语、听故事、听儿歌等感兴趣的方式来认识汉字,形象化记忆,使他们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坚决破除以死记硬背、多抄多写为主要方法的不良识字习惯。除此之外,还有图像演示法、比较法、迁移法、形声法、分解法等,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灵活运用方法,掌握生字。

作为我们在一线的教师,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地观察、总结、引导,让学生寻找发现更多更好、更有趣、更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掌握识字这项本领。日后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